道德与法治,是一个永恒的议题。


历史先贤多以思辨求索,当今社会多以制度求解。而无论何时,教育都是传承思想的核心领域。


教育的火种是神圣的。


3月5日,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当天,衡水十三中盛邀普法先锋、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以一场《培育法治信念》的重磅法治课堂,高举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火把,为全校师生种下法治信念的火种。

 


罗祥教授在衡水十三中作专场报告。 徐鹏璐 摄


道德是浸润

——“只有在责任之下,人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大家觉得我讲课的主人公张三今天来了没有?”罗翔提问,全场大笑之后齐声答道:“来了!”


“谁是张三,请举手!”又一次大笑,举手者却寥寥无几。


“我首先要举手,因为我始终觉得,张三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罗翔掷地有声。


风趣的开场后,旁征博引、内容充实的专题报告徐徐展开:

“人性是一根弯曲的木头”,揭示法治的基本前提是认为人性有幽暗面;“榜样可以复制,榜样也可能会腐朽,真正的榜样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探究榜样的力量;牧羊人隐身戒指的寓言,隐喻人性承受不住无限的权力;柏拉图的三次叙拉古之旅,道尽坚守理想的执着,也道出了道德也会无力的事实……


罗翔教授幽默的授课风格,难掩其既悲天悯人、又谦卑自省的善良底色,每讲一个事例后的深刻提问与耐心解答,又是对十三中少年树立正确“三观”、坚守良知底线的深切期许。


正因人心有幽暗面,教育才更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罗翔深刻指出,教育的目的不是适应世界,而是超越世界,纠正与生俱来的时代性与地域性偏见。


在随同罗翔教授一起参观校园时,记者发现,衡水十三中竟已将道德教育浸润于校园的时时处处——


在“奋进!为中华之崛起”的校训中,日日激荡学生的心之所向;在诚信厅自助购物的信任中,每每告诫学生“慎独慎行”;在每年“成人礼”的活动现场,时时提醒学生爱与责任;在“家”“国”文化墙的德育铸魂,在女性榜样墙的精神指引,在拾金不昧角的美德传承……凡此种种,浸心润行。


“教育之重,重在育人。”衡水十三中党委书记白祥友的话简洁有力,阐释了道德教育的真谛。

 

衡水十三中首届“法治微光 志愿传承”活动正式启动。罗翔教授(右三)与校党委书记白祥友(左三)共同为活动题词,并带领全体师生庄严宣誓。 徐鹏璐 摄


法治是准绳

——“完美的圆必然存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你们认为公平和正义是客观存在的吗?”


“人们能画出完美的圆吗?”


两个问题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深思,也引出了“相信”的难能可贵。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罗翔对公平和正义的愿景;而“解放生命,激爆潜能”亦是十三中对学子们最朴素的相信。


正因相信,所以坚持。


正因相信,罗翔勇于去做传播法治理念的微光,以大量诙谐幽默却充满同理心的案件解读,助力公平和正义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正因相信,即使遭受网暴,他也不曾停下普法的脚步,鼓励年轻人向光而行,努力去实现良法而治、普遍遵守的法治要义;正因相信,他秉持“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的信念,将自己的视频播放收益全部捐出,只愿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如今,“法外狂徒张三”俨然成为犯罪分子的代名词,时刻提醒着人们敬畏法律,尊崇法治。


正因相信,衡水十三中将学生的潜能无限激发,在学校法制社团“辩之彩模拟法庭”中,让学生当“法官”,充分感受“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庄严;正因相信,十三中借助“宪法宣传周”“法治进校园”等主题活动,以朗诵、辩论、手绘等形式,让学生成为法治宣传主体,真正将法治精神外化于行;正因相信,十三中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法治情景剧、手抄报、禁毒知识竞赛等法治宣传领域屡获佳绩……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而因这些“心向往之”的相信点燃的信念之火,必将照亮法治之光。

 

十三中学子为罗翔教授献花。 徐鹏璐 摄


培育法治信念

——“以法为尺,以善为灯。”

 

在报告开始前,衡水十三中为每位学子准备了“《培育法治信念》主题报告会学习感悟”的纸张,相信报告结束后,这些纸张将成为少年们生命中的一张重要书签,指引着法治信念启航的记忆:


罗翔教授的讲座让我意识到,有时道德谴责是苍白的,必须通过法治来维护道德底线。——十三中学子杨家怡


罗教授的报告使我明白,要将道德内化于心、将法治外化于行,做建设新时代法治国家的接班人。——十三中学子吴佳瑶


我认为公平正义始终存在,心向往之,更应行于实践,做法治的守护者。——十三中学子马荔

……


如何培育法治信念呢?


罗翔说:“就是意识到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张三’的存在。”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正如蝴蝶扇动翅膀,可以影响整个世界的起伏,法治之光,则需众人点燃。每个人心怀良善,尊崇法治,世界也必将因每一个人而改变。


在报告后的“法治微光,志愿传承”互动环节,罗翔郑重地写下:“以法为尺,以善为灯。”,衡水十三中党委书记白祥友更是将“以法立身,以行践言”的八字箴言深深刻在学生们心中,激励他们在法治道路上传承微光,成为新时代法治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尊法于心,敬畏规则;学法于行,求知若渴;守法于微,慎独慎行;护法于心,温暖他人。”在罗翔教授与白祥友书记的引领下,师生齐诵铮铮誓言,铿锵之声力透校园……


罗翔教授和现场听众互动。 徐鹏璐 摄

 

罗翔在《圆圈正义》中祝愿:“在不久的将来,洋溢着爱心的手足之情将似灿烂的繁星,以它们最美丽的光辉,照耀我们伟大的中国。”


在衡水十三中青葱校园的一张张坚定面庞中,我们仿佛看到,这心愿实现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