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点的卧室里,手机蓝光在暗夜中忽明忽暗,当你准备放下手机入睡时,突然视野边缘泛起彩虹般的光圈,这可能是你与“视力小偷”——青光眼的第一次邂逅。这种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正悄然吞噬着无数人的光明,其中半数患者直到失明前都未曾察觉。
每年3月的第2周是“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AI协同护航,共防青光眼盲”。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青光眼导致的视力丧失是不可逆转的。部分类型的青光眼由于发病隐匿性强,早期不影响视力,患者无明显眼痛、眼胀等症状,所以等患者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故青光眼又被称为“视力的小偷”。
无声的视觉掠夺者。青光眼本质是视神经的慢性自杀。当眼球内的房水循环失衡,升高的眼压如同无形的液压机,持续压迫脆弱的视神经纤维。这种损伤从视野最边缘的“盲区”开始蔓延,就像被逐渐缩小的取景框,当患者察觉时往往已丢失40%以上视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可能在十年间毫无症状,而闭角型青光眼可能在情绪激动时突然爆发,伴随剧烈头痛、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
谁在偷窥你的视神经?临床数据显示,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者患病风险增加3倍,糖尿病患者风险提升2.5倍,有家族史者风险激增5-9倍。更令人不安的是,近年来门诊接诊的35岁以下患者比例已突破15%,电子屏幕依赖、长期黑暗环境用眼等现代生活习惯正在改写疾病谱。
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可用降眼压药物使眼压平稳。当药物控制不佳时,选择激光治疗能在不损伤周围组织的前提下精准疏通房水通道,通过改变眼球结构来降低眼压。而手术治疗则是在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进行,主要包括近十年来快速发展的房角
微创手术,经典的小梁切除术以及引流阀植入术等。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青光眼,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控制病情发展,防止失明。
衡水华厦同瑞眼科医院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专业眼科检查,高度近视者需提前至30岁;记住这个“20-20-20”护眼法则:每使用20分钟电子设备,注视20英尺外物体20秒;在黑暗中使用电子设备时,至少开启一盏背景灯。所以,只要我们握住定期筛查这把钥匙,完全可以在“视力小偷”得手前,将光明锁在眼底。
作者:王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