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暖阳洒进比奇塑料科技(衡水)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奋进乐章。企业财务负责人王芳站在生产线旁,眼中满是欣慰与感慨:“有了原材料,我们的生产线可以火力全开,24 小时不间断生产了,终于不用为资金发愁了!”
谁能想到,就在去年,这家公司还在停工的边缘苦苦挣扎。全球户外市场产品销售旺季的到来,让比奇塑料科技迎来新机遇,大量新签订的销售合同却也带来难题——需要购进大量原材料,然而公司回款周期长,流动资金紧张,根本无法储备足够物资。“当时我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王芳回忆道。
关键时刻,衡水银行饶阳支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企业带来转机。通过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凭借 A 等级的优良信用,比奇塑料科技顺利选定合适的贷款产品。衡水银行简化流程、降低成本,迅速投放贷款,成功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信用越好,融资越容易。”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创新,将信用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企业精准画像,助力金融机构丰富信用融资产品。同时,采集供需信息,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为企业注入金融活力。
信用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机制,不仅夯实了营商环境的基石,更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信用修复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我们企业是诚信企业,所以可以申请信用修复帮办代办,省事多了!”河北珀徕特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先生在参加完公益性信用修复培训会后说道。
我市推出绿色通道、帮办代办等激励措施,助力企业恢复信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为诚信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2024年以来,开展行政处罚信息专题培训200余场,协助企业完成行政处罚信息修复1400 余次,大幅提高了修复业务办理效能。
此外,我市还广泛开展诚信文化宣传“七进”活动,树立“守信受益、信用有价”的价值导向。市县两级利用“信易 +”场景开展守信激励措施,惠及众多企业和群众。各县市区也积极创新,桃城区推行信易加创业,滨湖新区探索信用、税务与旅游融合模式,枣强县设立“红色革命信用教育基地”,饶阳县开展“诚信 + 运动”试点。全市各部门还利用多种渠道,在重要时间节点深入推进诚信文化宣传,营造出浓厚的诚信氛围。
如今,在衡水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信用体系建设成果斐然,企业因信用而受益,市场活力因信用而迸发,诚信已然成为衡水经济发展的 “金名片”。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探索创新信用应用场景,进一步完善信用服务机制,让信用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发挥关键作用,持续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扎根衡水,共同书写经济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通讯员 刘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