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我市外宣战线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聚焦产业升级、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主题,在央媒、省媒刊(播)发相关重点报道60余条。


干字当头抢开局,奋勇争先拼发展。新华社发布视频+音频通稿《让“织造”变“智造” 河北安平丝网产业创新发展》,记者以丝网制造流程为线索,从织机制造、丝网拉拔、丝网编织再到产业科技服务,走访多家民营企业,在生产现场中发现丝网行业新发展;视频通稿《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可期——动力足、韧性强、前景广》,安平县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河北科技大学合作,打造共享智能工厂,为丝网企业提供技术、设备、生产、检测等共享服务;视频通稿《河北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提及武邑县是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目前当地网店已达5009家,从业人员万余人,2024年度网络零售额近70亿元,商务交易额超90亿元。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文字报道《衡水推出多项务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介绍我市充分发挥“12345+衡企通”平台作用,全方位响应企业的咨询、投诉、举报等多元需求,形成高效的助企服务闭环。中新网发布《河北衡水全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 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提供有力保障》,报道市农业农村局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提供有力保障。《河北日报》刊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缘何成为投资主力》,报道我市将“强招商、上项目、优环境”作为全年经济工作主线任务,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新闻联播》播出《满弦开工 踏春提速——我省各地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提及我市2025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此次开工的项目共有137个,总投资426.9亿元。


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播出《河北 农技人员入田间 科学施策助春管》,提及武邑县农技人员来到田间查看麦苗生长情况,并指导农户根据天气情况做好春灌;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播出《河北衡水湖:春至水暖候鸟归,万鸟翔集、欢快嬉戏》《春季候鸟迁徙拉开序幕,各地各部门加强监测巡湖,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均提及小天鹅、斑头秋沙鸭、红头潜鸭等早归的候鸟陆续飞抵衡水湖,每年在春季迁徙季节有将近80余种候鸟会来到这里。中新社发布视频通稿《河北衡水700余所学校课间“扩容”》,报道我市在全市城乡70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阳光课间15分钟”微改革,全面促进56万余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快乐发展。《法治日报》刊发《“三步四法”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满意度》,介绍我市两级法院创新形成司法技术实质解纷“三步四法”工作模式,以高效优质的司法技术服务将矛盾化解在鉴定之外。


此外,《河北衡水深化数据赋能 推动数据和政务服务工作创新升级》《衡水加快高铁南站片区建设提升城市魅力》《共享工厂助小微企业抱团发展》等报道分别在中新网、《河北经济日报》、长城新媒体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发布,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