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沃野,万千田畴。正值春耕春管时节,河北大地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图景在徐徐展开。武强农商银行立足春耕生产新形势,根据农户、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创新信贷模式,优先匹配资金,实施利率优惠,降低融资成本。截至1月末,该行共计发放春耕备耕款项260余万元,全力谱好春耕备耕“支农曲”。
坚持主责主业,唱响支农支小“进行曲”。一是提前与农业部门沟通协调,估算春耕生产资金需求总量,针对春耕生产资金需求急、贷户零散特点,提前谋划、及早摸底,组织农信志愿者深入涉农企业、农资经销商、村组农户实地了解情况,做到早摸底、早计划、早发放。二是针对农业大户、现代化农业企业等资金需求量较大的涉农主体,主动开展送贷上门服务,了解客户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状况,提前完成贷前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让客户即来即办、随用随贷,满足客户办理业务“只跑一趟”需求。
聚焦产品创新,唱响高效便捷“协奏曲”。一是网点员工对辖内行政村进行了网格化包联,通过制定相关营销绩效考核办法,有效改善基层网点单一的存款营销模式,正向激励全员参与到信贷业务转型工作中,以实际行动支持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二是持续加大支农再贷款申请和使用额度,充分利用支农再贷款资金,对符合信贷条件的涉农客户做到应贷、尽贷,以“真金白银”助力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重拾背包精神,唱响服务提升“交响曲”。一是以新“双基”共建为依托,有效利用“双基”共建授信评级档案信息,建立客户信息电子地图,为业务营销奠定数据分析和决策基础,同时,主动与村支“两委”成员、乡镇干部走访对接,在村委会公示栏粘贴客户经理公示牌,做到让村民能想得到、能联系上,让春耕备耕资金申请早触达、接地气。二是选派业务素质高、熟悉各类金融产品及惠农政策的年轻业务骨干充实到农村金融服务一线,强化激励政策,对农村金融服务专员在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为打通“三农”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人力保障。截至1月末,通过农村金融服务专员累计发放贷款98笔、金额2267.5万元。
通讯员:李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