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为四季之尾,万象潜伏之末。此时天寒地冻、草木凋零,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该如何养生呢?快来听听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建华院区中医科主任中医师刘雪冰怎么说吧。


运动:不宜过早,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


冬季养生以“闭藏”为主,运动不宜过早,可选择早上8、9点,或者下午4、5点之间进行。老年人则应待阳光出现后再出外活动。


刘雪冰说,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间剧烈运动,运动前必须做热身,可常做八段锦、太极拳、午后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佳,不宜过度运动而大汗淋漓,因为汗出过多易阳气外泄,不利于闭藏,同时寒邪也容易入侵。


防病:避免冷刺激,预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理论认为,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冬季天气寒冷,而口鼻、皮毛直接与外界接触,故需多穿衣物,少食生冷寒凉。此外,还要戴好口罩,勤洗手,预防感冒发生。


冬季气温低,受冷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可使血压升高,导致血栓形成。对此,刘雪冰提醒,老年人要注意控制好情绪,避免冷热刺激;慢性心脑血管患者要定期监测,及时调整药物。


起居: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


中医养生最讲究的就是“顺时养生”。冬季,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刘雪冰说,睡眠养生对于人类提高生存质量、抗病防衰、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冬季之“睡眠养生”,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益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年轻人要避免睡觉过晚。老年人要避免晨练起得太早。


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外,冬季是否还需要睡午觉呢?刘雪冰认为,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此外,精神上要保持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患得患失。


保暖:重视头、背、足部的保暖


冬季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暖,避免寒气对人体的侵袭。刘雪冰说,尤其是要注意头部、背部和足部的保暖。


头部既是阳气汇聚的地方,也是阳气散失最快的地方,所以冬季出门最好戴一顶帽子;人体的督脉走行在背部中线脊柱上,风寒从背部经络侵入人体后容易损伤阳气,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贴身的保暖背心在冬季也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刘雪冰还提醒,离心脏最远的双足足底的皮下脂肪不足,但足底有许多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关联,保温能力有限,容易受寒,所以足部保暖同样非常重要,出门要记得穿棉鞋。


饮食:补充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


在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羊肉、牛肉等温性的肉类,有补阳益肾的功效。在食用羊肉、牛肉等温补食物时,可配枸杞、马蹄、甘蔗等同煮,具有一定的养阴功效。


此外,刘雪冰指出,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要及时补充维生素,建议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萝卜、山药、梨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品,否则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


编辑:刘燕

来源:燕赵都市报
原标题:冬季养生从哪里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