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衡水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湿地生态监测科获悉,工作人员在进行冬季鸟类监测时,接到热心影友提供的影像资料——三种鹤类在湖区冰面上罕见地一同活动,四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枕鹤和一只同级别的白头鹤,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群中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振翅欲飞。
四只白枕鹤(上部红圈中)和一只白头鹤(下部红圈中)与灰鹤群一同活动的场景。
拍摄者周津介绍,她平时经常到衡水湖拍摄鸟类活动和自然风光影像。12月16日下午4时至5时间,在拍摄灰鹤群的过程中,看到了白头鹤和白枕鹤,她赶忙抓住机会拍了下来。“当时非常的兴奋,衡水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如此多的珍贵鸟类来到这里,为此,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她高兴地说。
衡水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湿地生态监测科科长张余广介绍,白头鹤、白枕鹤分别与灰鹤等其它鹤类混居的情况此前曾有发现,此次是在衡水湖首次记录这三种鹤类同框。他们仔细查阅近年各地记录,发现这一现象在河北乃至全国也属罕见。全球共有鹤类15种,其中我国有9种,衡水湖已记录到鹤类6种,占全国鹤类种数的三分之二。随着衡水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衡水湖的浅滩区域为白头鹤、白枕鹤等水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享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东亚蓝宝石”、河北省“鸟类天堂”等美誉,迄今为止观测记录到鸟类336种。每年在衡水湖越冬的鸟类有60余种,数量最高逾10万只。
摄影 周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