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为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凝聚起新闻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精气神,11月8日,在第25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衡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分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生态保护等全市重项工作一线现场,以实际行动践行“四力”。同时,以新闻业务研讨形式学习大报大刊,提升新闻业务能力,以更优秀的新闻作品讲好衡水故事、传播好衡水声音。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积淀真情;触摸时代脉搏,倾听民众心声;感知民生温度,点亮心中灯火……这是新闻人的职责和担当。



  今年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衡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以特有的方式迎接属于自己的节日。大家进企业生产一线、赴项目建设现场,围绕全市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生态环境等重项工作,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实地感受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脉动和活力,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中国式现代化在衡水展现的勃勃生机,倾心讲好衡水故事。


  请让我们将镜头和笔触转向记者群体——看他们如何深入基层一线,记录衡水经济发展;看他们如何走进项目现场,定格火热建设瞬间;看他们如何在融媒体时代淬炼自己、增强本领。


“钻进”衡水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最强大脑”——

触摸新质生产力发展脉搏


记者在衡水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采访。


     衡水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我市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也是目前京津冀算力规模领先、河北省算力规模最大的新一代综合性算力公共服务平台。这里的“超级算力”有多牛?当天,由全媒体记者金莉莉、岳丹丹等人组成的采访小组奔赴衡水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探寻数字经济时代的前沿科技,触摸我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脉搏。


     “滴”的一声密码锁开启,衡水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大门徐徐开启,记者们犹如钻入“数智大脑”。“这里是智慧城市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中枢,具备强大的数据整合、AI处理和海量数据存储能力,为全市发展决策、各业务部门和企业单位运行,提供了数据挖掘、智能决策和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衡水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运维经理白世广说。


  衡水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为社会提供先进计算服务,并与本地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以数智化赋能客户降本提质增效。从展厅来到计算中心机房,一排排黑色机柜整齐排列、高速运转、轰鸣作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见习记者董政柯一边速记采访要点,一边抛出采访问题;从业十多年的摄影记者陈康如发现新大陆般,一头钻进机房中,或俯身弯腰,或登爬上高,寻找不同角度,“咔咔”按下快门;女记者岳丹丹也不甘示弱,撸起袖子,拿稳镜头,推拉摇移,抓特写拍场面,力求视觉冲击。


  在记者们的看、听、问、拍中,采访有了清晰的脉络。对于这次采访,见习记者董政柯格外激动:“这是我度过的第一个记者节,能够用文字记录衡水发展,是记者这个职业带给我的宝贵财富。”


走进“京津冀最美湿地”衡水湖——

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卷


记者乘船在衡水湖采访。


    初冬时节,衡水湖迎来大批候鸟迁徙季。如何呈现衡水湖的自然生态之美?采访前一天,采访小组就策划采访方案、讨论拍摄角度、列出采访提纲。当日一大早,全媒体记者张玲玲、张凯等就赶往小湖隔堤,感受衡水湖近年来的生态保护成效,用实际行动践行“四力”。


  湖水清澈、芦苇摇曳、候鸟翩跹……初冬的衡水湖,宛若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因为热爱,所以不畏艰辛。记者张玲玲急忙拿起手中的笔记本,将眼前美景带来的心灵震感记录下来。摄影记者张松则举起相机对准了湖面鸟类嬉戏场景不停按下快门。在拍摄小天鹅时,为了找到最佳拍摄地点,记者张凯穿行在2米高的芦苇丛中。记者霍锦彪踏过泥泞的沼泽地,跟随工作人员踏上巡逻艇,观察拍摄湖面候鸟。


  沿着小湖隔堤向西走,大家见到了正在监测鸟类的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自然资源科工作人员王颖琛。“小湖隔堤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对衡水湖引、蓄、供水安全以及保护衡水湖自然湿地发挥着重要作用。”王颖琛介绍。近年来,滨湖新区狠抓衡水湖生态治理,通过增殖放流、水生植物种植等一系列措施,更好地守护这张“绿色名片”。


  脚下沾满泥土,眼里闪耀光芒。采访接近尾声,记者张玲玲激动地说:“这个记者节过得很有意义,又一次投入衡水湖的怀抱,感受到衡水湖一天天变美,我愿用更多的笔墨去描绘这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走进桃城高新区企业——

讲好招商引资故事


记者在衡水太和电气有限公司采访。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近日,市委、市政府对深入开展产业项目招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作出部署。高新区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主阵地”,百日攻坚行动进展如何、效果怎么样?


  当日,由全媒体记者李国涛、韩敏等人组成的采访小组赶往桃城高新区,访企业、进车间,实地探寻一线招商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伴随初冬丝丝寒意,在桃城高新区办公所在地,采访小组见到了桃城高新区招商局负责人。都有哪些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签约落地项目数量有多少?营商环境如何打造?……作为刚入职一年的新记者,韩敏提出的问题有条不紊,环环相扣,显然对这次采访做足了功课。而受访者也对各项工作了然于胸,侃侃而谈。


  “桃城高新区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首位,结合招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要求,聚焦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智能、新材料产业,绘制‘一图谱三清单’,全员齐上阵,扎实开展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和精准招商,以实际行动推动专项行动见到实效。”该负责人表示,当下的桃城高新区凭借完善产业配套、优良营商环境、优质服务保障等“硬实力”,正成为企业投资置业宝地。


  进园区、入车间,与企业职工面对面沟通……桃城高新区招商引资“蹄疾步稳”的奥秘在记者脑中逐渐明晰。而此时,摄影记者薛涛和刘汇滨也及时按下快门,迅速捕捉每一个“会说话”的新闻镜头,力求让摄影作品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以到一线采访的形式庆祝记者节,大家觉得很有意义。记者们表示,要持续深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线采访,以全媒体传播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讲好我市招商引资故事。


步入冀州千喜鹤净菜加工车间——

展现果蔬产业发展新气象


记者在冀州千喜鹤中央厨房净菜生产车间采访。


  乘着第七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暨招商对接活动成功举办的东风,我市果蔬产业发展迎来崭新的篇章。记者节当日,采访小组直奔位于冀州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千喜鹤中央厨房,走进净菜生产车间,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记录我市果蔬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冀州千喜鹤中央厨房是落实“河北净菜”战略,引入千喜鹤集团投资建设“直供地+中央厨房+终端市场”模式的示范性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新鲜蔬菜是如何变身成精致净菜的?”“每天大概有多少净菜运往北京?”……带着精心准备的问题,当天一大早,采访小组走进千喜鹤中央厨房。跟随工作人员,记者们步入参观通道,透过玻璃看到,车间内洗菜机、切菜机高速运转,工人们身穿防护服装正在紧张忙碌着。


  为了更深入、直观的感受“净菜”生产过程,摄影记者陈月振、新媒体记者闫海雪及文字记者崔朋玮换上防护服装,戴上手套、口罩、头发罩,穿过风淋室,经过全方位消毒后,步入净菜生产间。流水线上的土豆丝、芹菜条、白菜段成了摄影记者陈月振镜头中的主角,他对准这些干净鲜亮的产品一顿“狂拍”。新媒体记者闫海雪则将镜头对准了生产线上忙碌的工人,拍摄下一幕幕忙碌而有序的场景与画面。实地采访更让年轻记者崔朋玮对衡水净菜有了更多了解,并引以为傲。


  “我们现在每天的出货量大概在20吨左右,直接送到北京新发地。”千喜鹤餐饮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杨龙介绍道。随着采访结束,记者们站在车间出口,回望这片生机勃勃的场景,仿佛看到了衡水果蔬产业的美好未来。


赶赴雄商高铁项目建设现场——

见证路网体系日臻完善


摄影记者拍摄记录雄商高铁建设进展。

  

    雄商高铁是京雄商高铁中雄安新区至河南省商丘市一段。全线通车后,“轨道上的京津冀”联系更加紧密,衡水将真正融入雄安“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当日,由摄影记者陈康、薛涛、张松等人组成的采访小组赶赴雄商高铁跨S040省道建设项目现场,用一组组镜头定格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远远望去,一个个高大墩台自西北向东南延展,整个雄商高铁项目犹如沉睡中的“巨龙”,只待建设者们一点点唤醒。


  摄影记者陈康拉近长焦,聚焦到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现场,“咔嚓”快门声响起,一位施工人员正在焊接作业的画面被精准定格。手持稳定器的摄影记者张松压低上身,脚步移走间,手部动作稳定如山,镜头画面横移、前进、旋转……低视角拍摄出来的雄商高铁宏大、壮观。年轻记者薛涛则跟随两名摄影“大咖”边学边练,如何选角度,如何调灯光,如何拍摄动态画面,并迅速应用到实践中。


  全方位、多角度记录雄商高铁建设过程,摄影记者用专业相机和无人机,见证了衡水路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一场学思践悟的新闻业务研讨会——

围绕中心采写精品力作


  当日下午,衡水日报社组织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学思践悟新闻业务研讨会,就如何采写精品力作进行了热烈研讨。


  什么是好新闻?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刘彦成从荣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的373件作品中优中选精,从获奖作品的选题策划、采访调查、表现手法、融合传播等角度,条分缕析,深入浅出,为年轻的编辑记者梳理讲解,呈现了一场可借鉴、可推广的业务盛宴。新闻作品要坚持反映时代声音,选题策划既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省市重点工作,又要落脚衡水本地特点,讲好衡水故事,传递衡水声音。


  资深记者、记者三部主任陈幸祉以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为例,分享了新闻工作者要“蹲下去”抓活鱼、“深下去”增厚度、“融进去”写新意的观点。新入职记者王亚楠激动地说:“受益颇深。这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激励着我将所学付诸实践。”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从座无虚席的会议室里、从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从心向往之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衡水日报社新闻工作者在追求真理、记录时代、守望正义的道路上笔耕不辍,将践行“四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决心。


  在路上,心中才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有感动。


  衡水日报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唱好主旋律,传播好声音,激发正能量,打好主动仗,采写刊发了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新时代新征程,衡水日报社全体新闻工作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笔触、镜头记录时代,用坚守、担当书写情怀。


  深入基层强“四力”,守正创新出精品,我们一直在路上。


见习记者:董政柯 

摄影记者:陈康 陈月振 张松 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