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静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解答问题。


王云静

衡水十三中化学教师,优秀学科组长,教学成绩突出,曾获得“爱生如子”奖。在“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建模论文和实验报告评比中,获得“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指导的学生在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每天都和学生朝夕相处,陪伴学生成长。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在校园的工作经历都是独家记忆,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总会有些事让人难忘。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辅导学生要有耐心,教育学生要有诚心。只有一心一意善待每一个学生,才会在教育教学上喜获丰收。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而岁月却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多年来为人师表,在讲台上不断上演着教育教学故事,许多都已随着时日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可也有一些始终难以忘却。虽不惊天动地,但仍历历在目、感悟至深。

  

那年,我休完产假返回学校,贴心的学校给我安排了高一年级一个平行班的教学任务。我明白,学校是体谅我离家远、孩子小。记得当时接手的是23班,化学成绩数一数二,成绩这么好的原因之一是同学们很喜欢原来的老师。所以,我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尽快接纳我。

  

记得第一次进23班教室,大部分同学表现出不开心,甚至有一名同学当场耍起了小性子。看到此情此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原因就在于同学们并不了解我,学生有情绪也很正常,说明孩子们重感情。因此在教学时,我把孩子们对我的评价纳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同时适当增加夸奖力度,欣赏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当他们不敢发言或回答问题不完整甚至错误时,我就耐心地对待,热情地启发、引导,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会慢慢拥有自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容易波动。充满爱的关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妥当的批评,也可能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慢慢地,孩子们接纳了我,在我的课堂上跟我配合默契。

  

记得班里有一个和我儿子同名的学生。这个小伙儿很腼腆,上课不爱说话,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对于我这名“新”老师,适应得比较慢。我找他谈话,第一句话就说:“你跟我儿子同名,你俩都叫浩天。”他猛地一抬头,看着我,眼里满是惊喜。悄悄地,好像我们之间有了一层更亲近的关系。接下来,我把他课上存在的问题详细展开讲,之后这孩子的眼中明显有了光,并且在学习上有了很大进步。高二再次分班,我不再教他。但很巧的是,高三进入新的班级时,我一眼就看到了他,他也很激动。当然,在与新班级学生磨合的过程中也少不了他的帮助。还记得当时有位学生跟我谈心,跟我说:“老师,你知道我们私下都管您叫什么吗?”我当时很好奇地问她,她告诉我:“我们都跟着薛浩天叫您‘小姨’!”听到这里,我心里很激动,能够被学生认可,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小姨”这个称呼也就一直被他们喊了下来。所以,有时的温柔胜于强力风暴。教师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话语都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十三中党委书记白祥友告诉我们:“优秀教师的‘火眼金睛’在于善于捕捉激励学生的最佳时机。”我想,我们都应该成为教育学生的优秀教师。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方法,只要我们使用得当,都会有好的效果。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充分为自我“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地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我们教师时时刻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被学生需要的人,能够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影响孩子们,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时光不语,见证成长!

  

作者: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王云静

(图片由衡水市第十三中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