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故城一位姓马的患者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腹痛折磨后,终于在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找到了病痛的根源——肠道息肉。这位患者自述,腹痛症状始于一个月前,初期并未给予足够重视,但随着时间推移,疼痛逐渐加剧,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
马先生表示,他最初尝试了一些普通疗法和药物缓解,但效果甚微。随着腹痛的持续,他开始担忧可能隐藏着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在家人的建议下,他决定前往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深入检查。该院体检科与消化科会诊为他做了胃肠镜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病因。结果,检查发现马先生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这虽然与他的腹痛症状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病因是在马先生的结肠、直肠中发现的多处息肉。
消化科鄂辉主任说:“经过我们抽丝剥茧的诊断,发现导致腹痛的真正原因是——肠道息肉。息肉是一种在肠道内壁生长的小肉质突起,虽然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发展成恶性肿瘤。马先生的息肉位于结肠部位,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肉瘤,引发了他长期的腹痛。”
目标锁定,即以精准治疗。鄂辉等人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并组织专业的医疗团队,为马先生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偏好,他们决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西医方面,通过内镜手术精准地切除息肉,并对切除的组织进行了病理分析,确保没有恶性变的风险。中医方面,则根据马先生的体质和病情,开具了中药调理方案,旨在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和增强机体的整体抵抗力,最大程度降低息肉复发率。
术中,由于马先生在结肠、直肠内的息肉较多,属于多发性息肉,鄂辉及其团队耐心细致操作,一个一个切除,做到“无一漏网”。由于其中一处创面较大,他们使用2枚钛夹为马先生夹闭创面,避免了术后出血。术后马先生恢复良好,腹痛症状明显缓解。“我一点儿都没感觉疼,手术就做完了,而且还帮我避免了更严重的疾病,我真是太感谢这些负责任的医生了!”马先生为了表达谢意,特意让家人做了两面锦旗,送到了医生手中。他表示,通过此番治疗,不仅解决了眼前的病痛,还让他对未来的健康生活充满了信心。在术后的恢复期间,马先生遵循医嘱,调整了饮食结构,增加了适量的运动,这些都有助于他的快速康复。
鄂辉主任为患者做术后检查
此次治疗的成功,不仅为马先生带来了健康的喜悦,也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在现代医疗中的重要价值。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凭借细致入微的诊断和专业素养,识破假象,擒拿“真凶”,为患者提供了一个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展现了该院医疗工作者对待患者认真负责,诊断病情专业高超的一面。
同时马先生的案例在当地社区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有类似症状的患者开始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向医院打来咨询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也借此机会,加强了对肠道疾病的宣传教育和医疗培训,提醒公众关注肠道健康,及时发现并治疗肠道疾病,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鄂辉提醒广大患者,相当一部分大肠癌是由肠道息肉演变而来,尤其是多发性肠息肉,癌变的风险更高。因此对于肠道息肉必须高度重视,尽早切除,不给它演变、发展的机会。另外,要想分辨出肠道息肉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也必须在切除后才能进行病理检查。
目前,绝大多数的肠道息肉能够在肠镜下,通过钳除、电凝电切、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等方法进行切除,这意味着患者在进行肠镜检查的同时即可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治疗较为及时且创伤较小。
他还着重提到,肠道息肉在切除后,定期复查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对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以及肠癌的高危人群来说,即使没有肠道息肉,也应该将肠镜检查加入到体检项目之内,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文/图 高艳争
医疗科普温馨提醒——
一、哪些人群属于肠道肿瘤的高危人群?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父母、子女、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既往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本人有癌症史;
近期有排便习惯改变;
符合以下任意2项: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糖尿病、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等。
二、除了定期检查,预防肠道肿瘤还可以怎么做
调整饮食。在日常膳食中减少红肉、加工肉(如香肠、腊肉等)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和蔬菜瓜果的摄入;戒烟戒酒。
坚持锻炼。养成运动锻炼的好习惯,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积极治疗便秘以及其他肠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