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铁笔神工——宋国柱传统刻铜艺术精品展”在衡水市博物馆临展厅开展。此次展览展出了我市冀派刻铜艺术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宋国柱及其弟子的刻铜精品共百余件,共同展现出这一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此次精品展由衡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展品涵盖墨盒、镇尺等文房精品,充分展示了刻铜艺术独特的造型美感与深邃的文化韵味,为广大市民奉上一份精彩卓绝的刻铜艺术大餐。当天上午,在博物馆临展厅内,精致的刻铜作品琳琅满目,在灯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一大批刻铜爱好者前来参观,大家一步一停,在一件件精美的展品前驻足,被刻铜艺术的魅力所震撼。“真没想到,在这光亮的铜面上,还可以雕刻出如此精美的画面来,可见雕刻者的精湛技艺,简直太震撼了。”大家不停地拿起手机拍照留念。



展览现场,还吸引了不少外地市的刻铜艺术爱好者及收藏者前来参观。专程从北京赶来的刻铜艺术品收藏者在展厅内一见到宋国柱就激动地上前表明身份,并拿出了一件刻铜收藏品,表达对他的崇拜以及对他的刻铜作品的喜爱。“我手里的这件作品就是宋老师您多年前的佳作。”他告诉记者,2009年,一次偶然机会,他获得了宋国柱老师的一件刻铜作品,多年来一直珍藏着,这次来到衡水市博物馆,能到见到宋国柱老师,参观到如此多的刻铜精品,非常开心。



展览现场,记者看到,一只蜻蜓、一株水草、一朵荷花……在宋国柱的刻刀下,都变成了寄语情感、韵味深厚的雕刻题材,此次展出的作品皆是宋国柱历年来创作的刻铜艺术精品。“这是《萱花图》《海棠草虫》,这是专门为2008年奥运会创作的《福娃》系列……”宋国柱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的人走近刻铜艺术,了解刻铜艺术,传承和发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宋国柱,饶阳人,从事手工刻铜技艺几十载,摸索、积累出大量刻铜技法与心得,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画、刻与传统刻铜技艺相结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宋氏刻铜”风格。


刻铜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传统錾铜艺术,用于记录当时的社会历史、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人物传记等。2014年,饶阳刻铜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刀代笔,以铜为纸,书画结合,入木三分。刻铜艺术技艺复杂,精美传神。宋国柱的刻铜作品不仅蕴含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弘扬,更展现出中华民族卓越的工艺智慧与审美情趣。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24日。


实习生 王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