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建成便民“微市场”26处,安置商贩748家——
变“流动摊点”为“定点经营”
“我要一套紫米的煎饼馃子。”“我要一套小米的煎饼馃子”……8月9日清晨,桃城区新华路“微市场”里的煎饼馃子摊前围了一圈客人,摊主谢丽珍动作麻利地倒米糊、摊开、磕鸡蛋……
谢丽珍的摊位在衡水市桃城区新华西路和康宁街交叉口处,此处紧临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周围还有衡水市第四中学、衡水市育才街小学,人流量大,曾经是流动摊贩的聚集地,每逢早高峰、晚高峰,小商小贩占道经营,人多摊多交通秩序乱。在附近居住的李秀丽也深受其扰:“卖早餐的、卖水果的、卖日用品的,每天早上不到7点,这里就堵得水泄不通,卫生差、噪声大,一出门就闹心。”
“以前我们的摊位都是流动的,一边做着小本买卖,一边还得躲着城管人员。城管来了我们就走,等他们走了我们再来。总是换着地方摆摊,客人来了都找不到,生意没法保证,收入也不稳定。”谢丽珍说。
“摊虽小却关系着大民生,一套煎饼馃子的买卖,一头连着摊贩的生计,一头连着市民的便利生活。”桃城区中华大街街道办事处综合执法队队长吴旭英表示,如果直接关停小摊贩,虽然能直接快速地解决市容市貌和出行问题,不仅在城市管理上少了一丝人情味和烟火气,还影响群众的生活便利程度;如果放任小摊贩四处摆放,会影响市容市貌和市民出行。”
为有效解决问题,同时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我市在保障交通、市政安全的前提下,打造了便民“微市场”,将流动摊贩吸纳到‘微市场’内,为流动摊贩“安家落户”。
划定经营点位,贴上经营标识……谢丽珍的煎饼馃子和一众零散售卖的流动摊贩被统一“请”进了“微市场”,并为他们统一发放了高档便捷的餐车。进入了“微市场”的商户们实行自我经营管理,设立轮值“商户长”制度,主要负责“微市场”的卫生保洁、秩序维持、文明行为、诚信经营等工作。营业时间从清晨5时至上午9时,中午11时至下午1时,之后统一关闭餐车车窗,同时还要求商户们办理个人健康证、食品卫生备案卡,留存采货凭证等,以保证食品安全卫生。
“自打有了这个‘微市场’,再也不用到处‘打游击’了,回头客很容易找到我们,生意还比之前更好了。”谢丽珍说。周边群众也对方便又整洁的“微市场”点赞不已:“交通不堵了,出入方便了,还有一系列的卫生保障,让我们吃煎饼吃得方便又舒心。”
一个个“微市场”考虑到了小摊小贩的生计之需,方便了群众生活,同时还兼顾了城市管理的要求,彰显了一个衡水的“人情味”。
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桃城区、冀州区、衡水高新区按照“定时间、定区域”的方式,采取第三方管理和商户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已建设涵盖早餐、快餐、便民经营点等在内的马路“微市场”26处,经营种类也从单一的“早餐微市场”扩展到出售水果、蔬菜、早午餐等多个种类,安置商贩748家,惠及市民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