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夏种农事忙,麦浪滚滚粮收仓。当前,正是夏收农忙关键时期,衡水农信下沉服务重心,聚焦"三夏"金融服务工作,在信贷支持、创优金融服务等方面多角度赋能,精准发力,为"三夏"生产全方位保驾护航。截至5月末,全辖各项贷款余额1018.73亿元,较年初增加29.9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788.32亿元,较年初增加6.03亿元,累计投放"三夏"生产贷款912笔2.70亿元。
抢抓农时早部署,下好支农"先手棋"。衡水农信早谋划、快部署,抢抓夏收农忙时机,积极备战夏粮收储工作。一是科学谋划。召开专题会议,科学制定"三夏"信贷资金投放计划,明确支持重点;加强与辖内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把握生产工作安排和政策导向,共享农户信息,做到精准投放。故城联社对接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重点掌握乡镇农经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收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资金需求,配优信贷资源。二是深入调研。组建"三夏"生产服务小分队,对行政村开展入户走访、调查摸排工作,准确匡算资金需求。枣强农商银行"三夏"生产服务小分队对辖内不同行政村小麦成熟时间、预估产量、市场价格等做充分的调研分析,设置工作台账,有效掌握麦收麦种情况。故城联社走访种收粮大户150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0余户,收集有信贷资金需求客户信息40余户,及时掌握农忙情况,做好先期准备工作。
精准施策保民需,下好为民"落实棋"。积极践行"为民办实事"实践要求,全面掌握农资企业和农民的生产资金需求,做到精准投放、精准服务。一是主动对接。开展全员营销活动,持续推行"网格化营销"机制,实行"管家式"服务,结合不同客群的需求特点,高效匹配金融产品和服务。枣强农商银行推行领导班子包片,部室经理包网点,客户经理明确分工落实到户的逐级服务机制;故城联社与"金融支农协理员"联合行动,开展"名单式"上门走访,为意向客户提供以贷款为主的全链条金融服务;武强农商银行成立"红马甲"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往返粮食收购点,实地走访问需农户 70余户。二是高效办贷。针对"三夏"生产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特点,推行"三快"机制,即快审、快办、快授,开通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贷效率;积极拓展"惠农快贷"线上业务,创新推出"振兴快贷""粮庄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最大限度满足农户夏种金融需求。截至5月末,全辖快贷类产品余额达8519万元。冀州农商银行推广"惠农贷""惠商贷"等信用产品,解决客户无法提供有效担保的困难,服务农户112户,用于维修、购置农机具,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第一时间结算卖粮款;武强农商银行执行利率优惠政策,有效降低农户融资成本。
创优服务提质效,下好支农"便民棋"。创优金融服务质效,打通支农惠农"最后一公里"。一是做优线上金融科技。全面提供高效、快捷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扫码支付、聚合支付等线上金融产品,有效满足大额转账、取款、支付等金融需求;二是做实线下金融服务。积极开展"双千"工程,组建流动金融服务小分队,通过E挎包移动展业设备、移动作业平台等开展流动金融服务,打造移动金融服务特色品牌。截至5月末,全辖已建成流动金融服务站1316个,有效提供足不出户"一站式"服务。此外,适时延长营业时间、开辟专门"三夏"服务窗口,积极做好各项涉农财政补贴代发工作。三是加大金融服务宣传。在全辖开展"金融夜校""金融知识五进入"等活动120余场,发放宣传折页10万余份,累计受众20万余人次。此外通过"村大喇叭"广播、微信平台、朋友圈等方式进一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为广大粮农和商户献上了一系列关于信贷产品、惠民政策、反电信网络诈骗、征信等丰富多样的"金融大餐"。
通讯员: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