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恩师合影(前为孙毓敏先生)。


2024年3月28日,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我的恩师——荀派传人孙毓敏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我非常悲痛!她的音容笑貌依旧在,不敢相信,她已离我而去……


恩师孙毓敏先生,1940年出生,原籍上海。自幼喜爱京剧,8岁学会京剧《女起解》《红鬃烈马》等。10岁考入北京市艺培戏曲学校,一生热爱舞台并献身舞台。身兼数职,获得荣誉无数。作为先生的亲传弟子,我荣幸之至!


初遇恩师


与恩师相遇,是在2009年。当年,已退休7个年头的我在北京电视台参加一档文艺节目《国粹生香——2009北京京剧票友段位评授季》。当时,孙毓敏先生是评委之一。那次演唱的最高段位是五段,很荣幸,我拿到了五段的好成绩,得到了孙先生的认可。颁奖仪式结束后,我斗胆找到她,表达了想拜她为师的愿望。当我把此话说出口时,心中如小鹿乱撞,激动而又慌乱。没想到老师竟说:“你明天来我戏校办公室吧。”


当晚,我激动得一夜没有合眼,脑子里想的都是为第二天做怎样的准备。我设想了许多方案,就像《西厢记》里的莺莺第一次见张生时那般激动又慌张。


第二天,我胆怯地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老师先是问了很多问题,我都一一回答。过了一会儿,她微笑着要我选个唱段。我选了老师创作的《痴梦》当中的一段摇板,我刚唱完,老师就让常秋月(老师的高徒)给我和老师拍一张合影。拍完照片,孙毓敏先生高兴地说:“就凭你敢给我唱这段难度最大的摇板,我就收你、教你!”


听到这番话,我激动得不知所措,原本早已准备好的感谢的话全忘光了。我跑过去,扶着老师的肩,双脚跳了起来!那一刻,她笑我的癫狂,我爱她的恩赐,我与恩师都沉浸在快乐中。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中午12点。我兴高采烈地邀请老师去饭店吃饭。她说:“跟我学戏,要珍惜时间。在我这儿吃,多给你讲点东西。”就这样,老师让我在她的办公室吃了工作餐,我们聊了很多专业知识,她还对我正在排练的曲目进行了指导,让我受益匪浅。从此,我经常去老师的戏校办公室,认真学艺。经过半年的学习,我的荀派艺术得到了升华。


倾心教授


2010年8月18日,是我正式拜师的日子!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虔诚地给老师敬茶并行了大礼,从此,我成为了荀派第三代传人!


成为了师父的弟子,师父对我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她常把我带到办公室,对着镜子一点点“抠”细节。排练的时候,还带着纸和笔赶到现场“抠”戏,眼神、动作、表情、位置、各个细节拿捏的分寸。每次“抠”完戏都能写上几十条的修改意见。哪个环节不对,全体排完戏要总结不足再排练纠正,直到最后正式演出。


2018年,我萌生了开一场演唱会的念头。我想用这种方式,向师父汇报我的学习成果,也检验一下我在舞台上的真实表现。师父接过我的方案仔细看,看完高兴地说:“好!我把时间安排一下,到时我一定去支持你。过两天我要去石家庄参加一个研讨会,你跟我一块去,利用早晚的时间我给你说说戏。”


我的个人演唱会定在了2018年12月18日这一天。师父提前一天带着她的琴师周志强师叔来到了衡水。在走台时,师父一个节目一个节目地把关,还认真地做笔记。最后作了详细的总结。师父不但从艺术上严格把关,而且从服装道具和配演的演员都一一给予了指导。年近80岁的人了,她没有架子,不嫌麻烦,不怕辛苦。我的演唱会也因此办得非常圆满。


先生对弟子严格以教,一丝不苟,生活中,她又极其温和、亲切。在我跟她学戏时的过程中,她待人的态度让我终生难忘,而她的幽默风趣,又给我的学习带来莫大的兴趣和动力。


有一次,她说:“荣段,你虽然长得丑点,可你的嗓子在为你聚能。你应该好好感激它。因为嗓音太好了,它给你增添了光彩。”说到这儿,她抿嘴笑了。


学戏得到先生的认可后,先生语重心长地嘱咐我说:“京剧需要传承啊。学戏的重要性不是你会唱了、唱好了就行了,而是你的责任更大了。要把重点放到京剧的传播上,要多多培养学生,特别是对荀派艺术的传承和传播。你们年轻,有这个义务呀。这就是我要收你为徒的原因。”


精神传承


其实,我早在1998年就开始了传播京剧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在有关人士的帮助下,成立了京剧专科学校,又受聘于两所学校,进校园传播教授京剧。


师父的那一番话,更让我思绪万千。恩师如阳光一样,把自己的能量全部奉献给了京剧艺术,献给了热爱京剧的弟子们。师父的品德和所作所为都在告诉我,我有责任把京剧艺术像种子一样撒播出去,为京剧的传承贡献力量。我每次都能从和恩师的交流中获得强大的动力。这些年来,我始终坚持在京剧教学的第一线,培养出了十几名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京剧演员。我和老伴儿走到哪里就把京剧带到哪里。我们在山西大同组建了同煤集团京剧社、老年大学京剧社,在工人文化宫创办职工梅、张、荀派培训班、少儿京剧训练班。回到衡水后,我们又受聘于衡水市胜利小学和滏阳小学,成为“京剧进校园”活动的京剧老师,其中,胜利小学被评为市级京剧进校园示范学校,还获得了“中国少儿京剧活动培训基地”的称号……


令人悲痛的是,2023年3月28日,恩师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她所热爱并为此奉献一生的京剧事业,离开了她爱的和爱她的学生们!一想到恩师,往日和恩师交往的一幕幕就不断地浮现我眼前。我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她身边聆听她说戏了。但我知道,恩师的所到之处,都在散发着京剧艺术的光辉!请恩师放心,我一定遵循您的教诲,为培养京剧人才、传承民族文化艺术而努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作者:陈荣段(陈荣段,今年68岁。1970年参加衡水评剧团,任花旦演员,1990年调民进衡水市委任驻会副秘书长,2002年退休。)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