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南京一小区发生火灾,导致15人遇难、44人受伤。经当地消防部门初步分析,火灾由小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存放处起火引发。一时间,“电动自行车‘上楼’问题”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衡水市主城区多个高层住宅小区发现,有的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较规范,而有的小区电动自行车“上楼”,并在公共区域内停放、充电的情况仍然存在。 


部分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较规范


2021年8月1日,应急管理部颁布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充电作出了明确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记者走访发现,我市有的高层住宅小区落实此项规定较好。





2月28日上午,在金域蓝湾小区,记者随机走访了几栋住宅,未发现电动自行车“上楼”现象,在疏散通道、楼梯间等地也未发现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小区物业在每栋楼的电梯口都贴着《关于电梯开启阻车器的通知》,明确为保障小区居民的居住安全,阻止将电动自行车推上楼,自2月29日开启电梯阻车器系统。小区内的居民也对电动自行车“上楼”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看到高层因电动车着火的新闻让人触目惊心,把电动车推上楼太危险了,为了自己和邻居的安全,我们平时都会把电动车放在楼下的车棚里。”2号楼的居民朱先生告诉记者。


在天玺香颂小区的每个楼梯间,都贴有“电动车禁止入内”的标语,小区院内车棚里也都安有充电装置。刚送完孩子回家的陈女士正在车棚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她告诉记者,前几年小区没有安装电动车强制提醒装置时,电梯里经常遇到有居民推着电动自行车上楼, 自从安装上提醒装置后,就没遇到跟电动自行车同乘一个电梯的情况,因为只要电梯内摄像头检测出轿厢内有电动自行车,电梯就不会关门,更不会运行。“电梯装上提醒装置后,小区又新建了几个车棚,引进了几家充电企业,也对收费进行了调整,每次充电也就花1块钱左右,既能刷卡也能扫码充电,很方便。”陈女士说,最重要的是消除了安全隐患,她再也不用为充电而提心吊胆了。 


电动自行车“上楼”屡见不鲜


尽管电动自行车“上楼”问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但记者走访发现,我市一些高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上楼”现象却依然存在。



2月29日中午,记者在在水一方小区一栋高层住宅发现,虽然每个单元的电梯门上都贴着“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电动车禁止上楼入户”的温馨提示,但是大多单元的入门楼厅内几乎都能看见停放的电动自行车。记者再逐层查看,发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居民自家门口,有的停放在楼梯间入口处,还有的甚至停放在消防通道处的楼梯口。



“楼下车棚充电的地方有限,我下班晚,回来车棚基本都放满了,又怕雨雪天,就只好推到所在楼层的楼道里。”居民宋女士告诉记者,白天还好些,到了晚上,楼道里停放的电动自行车最多。在小区遛弯的几位居民,听说记者前来采访电动自行车“上楼”一事,便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电梯里空间有限, 经常遇到推电动车上下楼的居民,不仅拥挤,万一电瓶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楼下车棚里的充电口有限,还有一些僵尸车长期占据着地方,有时一着急,不得不把电动车推回家充电。”“我家那个楼上,一层住着四户,楼道里经常停着两三辆电动车,自己虽然觉得特别危险,但都是邻居,碍于面子也不好多说什么。”



随后,记者来到公园壹号小区,在一栋高层居民楼外看到,好几根长长的电线从几层甚至十几层一直垂到地面,长长的电线连着插排裸露在外,遇到刮风下雨天气,很容易发生漏电问题。“上楼充电不仅麻烦,而且危险,无论是电梯内还是家里充电,都会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可是我们楼下充电桩很少,满足不了居民的需求,为了第二天有交通工具使用,我们只能推上楼。”一位居民告诉记者,真希望小区多建几个车棚,多安装一些充电桩。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腾达新城、广厦上城、紫金花园等小区,也存在电动自行车“上楼”现象。除了充电设施不足、车棚乱停乱放等原因外,还有一些居民表示充电桩电价偏高不划算,电动自行车放楼下容易意外损坏、丢失等因素,也让他们更愿意将电动自行车推上楼停放。 


禁止电动自行车“上楼”需多方发力


为规范管理电动自行车,近年来政府部门、社区、物业等纷纷出招,除了加强宣传教育,也不断创新治理手段。采访中,不少居民表示,避免电动自行车“上楼”,除了要增加充电设施外,加强管理也是重中之重。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电动自行车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各方应积极配合,形成合力。


就此问题,记者联系到一些小区物业,大部分工作人员表示,对于电动自行车“上楼”一事,他们也很无奈,物业只是服务企业,负责日常监管工作,对此事并没有执法权,即使电动自行车侵占了消防通道,也只能劝导、协调。为保证消防安全,他们一直在加大安全管理,分别采取贴告知牌、警示牌,人员劝导等措施,有的业主听劝,但有的并不愿配合。各小区物业希望,业主能提高消防意识,从自身做起,不乱停乱放电动自行车,不占用消防通道。


“无论是从自身安全角度,还是法律角度,都不应当擅自将电动自行车推上楼充电,甚至占用或堵塞消防通道,以免给小区业主的安全带来隐患,也给自己及家人留下大麻烦。”采访中,一些律师认为,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让市民认识到电动自行车“上楼”带来的安全隐患,认识到一旦发生火灾,个人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此,衡水市桃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提醒市民,电动自行车严禁入楼入户,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时要符合规范;一定要选购正规合格的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使用原装电池和充电器;长时间不使用电动自行车时,电池既不要处于空电状态,也不要处于满电状态;对于使用多年的老旧电池,尤其是已经出现鼓包、漏液、发热的电池要去正规售后服务站点及时更换;电动自行车应在小区集中充电桩充电,充电完毕应及时拔掉插头;不可飞线充电,要用固定插座一座一充,否则会增加火灾风险。


针对电动自行车“上楼”的问题,一些市民建议,每个电梯应安装电梯阻车器系统,应加快小区内充电桩、车棚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加电动自行车停放空间,设置充电防盗设施,依法收取合理费用,只有让居民有地方停、方便停、愿意停,才能有效杜绝充电乱象。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上述乱象,真正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燃。只有疏堵结合、多管齐下,每个市民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政府相关部门和物业公司共同发力,创新治理与沟通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电动自行车“上楼”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