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采摘蔬果、现代农业馆品读自然、博物馆中研学旅行……沧州境内216公里运河沿线,多个农业及文化场馆火热迎客,丰富多彩的农业景观及研学活动,在寒冷季节为人们带来浓浓诗意和非遗体验。


踏着运河印迹 邂逅冬韵诗意




运河畔乡村田园风貌



大运河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内研学火热



孩子们在体验缝制线装书


观光现代农业科技


沐浴着冬日暖阳,大运河畔的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光芒。距离运河仅800米的沧州印象·大运河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内,小河水流潺潺、草坪整齐松软、雕塑充满童趣,两座纹洛式温室大棚——现代农业馆和自然科学馆,迎来一拨又一拨游客。


11月30日,运河区常青藤幼儿园的70多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园区,体验不一样的冬季户外课堂。“哇!这棵树好神奇,叶子居然是这种形状!”“快看,这是香蕉树,以前从没见过呢!”“今天的科学实验好有趣”……漫步于两馆中,孩子们的对话中满是新奇。“这种植物叫碰碰香,你只要一碰就会散发出香味,大家可以试一试哦!”在农业专家张萌博士的讲解中,孩子们看看这儿,摸摸那儿,甚是好奇。


在这里,孩子们见识了无土栽培、鱼菜共生、未来农业和动植物标本,更学习了植物科学及生态知识,体验了自然种植的乐趣,每人还种植了一盆生菜幼苗,小心翼翼地带回去。


而来自东光县的一个科学实验机构,前不久在自然科学馆组织了一场亲子体验及研学活动。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荷兰合作的一项技术,开展植物种植盒操作课程,通过亲子参与,大家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纷纷感叹不虚此行。


据张萌介绍,冬季户外活动比较冷,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来园区参观温室大棚,在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中,收获不一样的周末快乐。


研学传承非遗文化


距离运河不远的河北线装书博物馆,因独特的非遗技艺展示,并结合了工厂参观、线装书印刷及缝制体验,近年成为吴桥乃至全市最火热的省级研学基地。


11月16至17日,吴桥金鼎古籍印刷厂内洋溢着欢声笑语,来自新华区实验小学的近1000名小学生前来参观研学。孩子们走进河北线装书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线装书陈列在各个展厅中,纷纷为中化文明点赞。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参观国学图书馆、地方志图书馆、家谱图书馆及各个地方文献馆,在一组组图文、物件及典籍中,了解了中国古代版刻工艺、印刷技术源流、线装书文化等知识。


车间观摩,看工人在流水线上操作,孩子们纷纷跃跃欲试。金鼎古籍线装书工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工艺非常讲究,从理料、折页,到压平、打眼,再到切书、包角,每一项工艺都必须认真仔细。研学过程中,在专业师傅的教授下,孩子们体验手工造纸、雕版印刷、缝制线装书等,对中华典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仅11月份,就有1600余人来博物馆参观研学,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河北线装书博物馆负责人马平说,不仅沧州,石家庄、北京等地的出版、图书及教培机构都有团队前来观摩学习。


在紧邻大运河的谢家坝水工智慧博物馆,同样在这个冬天迎来了众多参观者。人们在世界奇迹、济运护漕等展区,通过实物、文字、图片、模型等体验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切身感受大运河的水工智慧。


采摘体验乡村旅游


棚外天寒地冻,棚内温暖如春。在大运河畔的青县司马庄村高效智能保温棚里,来自沧州市区的几名游客正开心地采摘草莓和西红柿。采摘完,他们又去运河边的森林公园和村庄闲逛,体验了一把运河采摘游。


走进保温棚,一片绿茵进入眼帘,一串串草莓娇艳欲滴。市民赵玲和孩子穿梭在草莓丛中,一边采摘一边拍照,“这里太好玩了,回去给你带草莓吃。”孩子捧着新鲜的草莓,和同学视频通话,满脸兴奋。紧邻智能保温棚的菜博园更是让人大开眼界,三角立柱栽培、旋转A字架栽培、链条墙体栽培……仅先进栽培技术就有15种。采用三角立柱栽培的圆叶薄荷“高高在上”,紫背天葵菜长势正旺,叶菜和花组合成的植物迷宫别有情趣……


“游客来司马庄,除了采摘,更喜欢体验运河畔的乡村田园风景。”司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勋说。近几年,司马庄村利用地处大运河畔的优势,大力发展运河采摘游,还同步打造了司马庄京杭大运河观光带,建设运河森林公园、水上乐园及广场,增加观光小火车及水上游船,游客在此体验运河民俗,并感受现代农村风貌。去年,司马庄接待京津等地游客达42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沿运河的诸多村庄,都在尝试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吴桥县岳庄村、沧县大白洋桥村、泊头尹庄村等,均依托运河优势,打造出乡村美丽景观,成为“网红打卡地”,为运河乡村游注入活力。

来源: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