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人格类型测试在网上走红,成为很多人的社交话题,还有人将测试结果作为人生参考,指导生活。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显示,性格不仅可能影响命运,还会影响大脑健康。研究团队花费13年、分析1300多项研究、纳入超200万受访者数据,对性格和认知的关系进行了“百科全书式”搜索,结果显示,活跃、快乐、勤奋、富有同情心、开放这五种性格与大脑认知能力呈正比。


大脑功能受什么影响


“大脑认知功能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应,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表达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王玥告诉记者,其中感知囊括视、听、触、嗅等感观,所感知的内容包括客观事物的特征、状态、相互联系、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等。王玥以苹果举例称,通过大脑认知功能,我们能感知到这个物体是苹果,它是一种水果,可以食用,是昨天从菜市场买的,被放在房间东边的冰箱里等。当这些信息进入大脑以后,需要注意力持续关注、记忆力进行储存,再经过大脑的理解、加工、联想、分析等高级功能进行处理。最后,大脑会根据判断做出指令,指挥身体对信息做出反应,比如去冰箱拿一个苹果并吃掉它。


王玥称,有两类因素会影响认知功能,进而引发认知功能障碍。一类是器质性的,包括衰老和疾病等。在身体衰老的过程中,掌管认知的中枢神经细胞缓慢萎缩、衰退、减少,最终导致老年痴呆症,而老年痴呆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癌症后,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慢性疾病、意外伤害也可能导致神经细胞死亡,进而影响认知功能。另一类是非器质性的,即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功能的改变。“有不少年轻人虽然神经细胞没有衰退、减少,但因焦虑、抑郁、睡眠不佳等,影响了神经细胞功能状态,也会使认知功能弱化、减退。”王玥说,还有的人认知系统一直没被很好地利用、训练,所以分析思考能力较弱。


“临床上,如果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去查脑部核磁,其中大部分人的脑组织或多或少都会有萎缩。”王玥说,但为什么有的老人的认知功能检测还很好呢?是因为有的高学历老人本身的神经细胞活跃性高、认知功能强,即便大脑萎缩了一部分,剩下的部分也能很好地运转,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通常,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治疗目标有两种:一是尽量延缓大脑衰老,保证神经细胞数量减少得不要太多、太快;二是尽量保持神经细胞总体功能,不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即便老人有脑萎缩,若通过基础测试认为他的认知功能仍有90%以上,不影响生活,也无需过分担忧。”王玥说。


积极性格更健脑


美国上述最新研究除了介绍5种性格影响认知功能外,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4点结论。1.活跃的人能更好地掌握多种认知能力,能够广泛涉猎知识,拥有强大的记忆检索和信息处理能力。2.高度抑郁或焦虑的人更难积累知识或进行逻辑推理。3.勤奋和富有同情心的人具备出色的语言能力,通常会采取定量学习法;人的性格与学习方式之间存在联系。4.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开放地接受新知识、新想法呈正比。


“临床普遍认为,认知功能是由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决定的。”王玥告诉记者,其实它受很多因素影响,性格就是其中之一。具体来看,活跃是一种积极的性格,这类人往往精力更充沛,能更广泛地阅读和探索;思维更灵活,容易迸发出思想火花;事件处理能力更强,能积极地推动事情进展。相较来说,抑郁属于不良情绪,会引发身体产生一系列负面反应,如失眠,进而导致思维变慢,影响神经功能。焦虑则会使人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没办法深入思考,继而使认知功能下降。王玥说:“就像焦虑的人看书时,虽然字都看完了,但大脑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无法形成稳固的记忆。”人在心情舒畅时,思维才能顺畅、活跃,将事情做得更好。


人的认知功能是用进废退的。王玥进一步补充说,勤奋会使神经元不断锻炼,让神经元细胞功能得以保持和提升。生活中,勤奋的人面对难题时,可能会反复揣摩和实践,以更彻底地解决问题,提升认知功能。对于富有同情心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很善于沟通,能掌握更多语言技巧、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能从沟通中体察对方的言下之意,了解更多信息细节。王玥说:“当人们拥有良好的认知状态时,才能更透彻地理解他人、做出更精准的表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包容和开放的人更能接受不同的观点。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开放的思维,现在很多新的发现都来源于学科交叉领域,“要多接受新事物、更全面地了解世界,才能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


四大要点防控认知障碍


“我们应理性看待性格对认知的影响,因为拥有上述几种性格并不绝对意味着认知水平更高。”王玥说。一方面,除了性格外,还有更多影响认知的因素,比如学历水平、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另一方面,凡事都有正反面,性格也一样。活跃的人虽然能提出更多新思路,但也可能因性格不沉稳、不缜密,无法将新思路展开和落地。高度乐观且很少有抑郁情绪的人,可能也是自负、骄傲的,无法接受他人意见。虽然有研究证明,性格可能与神经元、遗传基因等相关,但外界环境、自主意识对性格的改变同样不容忽视。王玥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改善认知功能。


了解认知重要性。王玥说,临床上有太多人不了解什么是认知水平,更不用说知晓其重要性,也就不会有意识地改善认知功能,“我碰到过太多老人,他们觉得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是正常情况,因此不来看病,导致疾病加重。”


勤动脑、稳心态。年轻时是认知水平的发展阶段,如果此时勤奋用脑,多阅读多思考,可以为神经元打下坚实“基础”,到老年时不至于退化得特别严重。王玥表示,培养积极思维和正向价值观也很重要。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如果遇到问题总是从负面角度思考,持续悲观,人很容易陷入抑郁、焦虑的情绪中,作茧自缚。虽然我们无法一直保持快乐,但可以尽量维持乐观的心态。


多锻炼、控慢病。王玥介绍,临床上,有专门改善认知和行为障碍的疗法,比如神经保护治疗等对症治疗,以及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康复治疗。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老人也要保持学习或工作的状态,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哪怕是打牌,这样可以满足其日常沟通交流、肢体活动、思维锻炼等需求。其次,坚持体育锻炼是维持认知功能的一项重要因素,可按喜好选择广场舞、太极拳等身体活动。再次,做好健康管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会影响老人认知功能。最后,规律作息、饮食清淡、避免不良嗜好。


及时采取药物治疗。认知障碍可以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脑循环改善剂、脑代谢促进剂等药物进行治疗。王玥表示,有些人的焦虑、抑郁等可能是器质性的,他们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很难通过自我调节来改变,此时建议遵照医生的指导采取药物治疗。


编辑:刘燕

来源:生命时报
原标题:性格决定大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