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入口处观众排队等候,展厅内人头攒动……今年暑期,不少博物馆成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人气火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到博物馆去”当成一种生活休闲和旅游的方式。


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中国博物馆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全年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接待观众5.78亿人次,推出线上展览近万个,网络浏览量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超过100亿人次。



与看演出、听音乐会等其他文化活动相比,逛博物馆的开销实在“物美价廉”;博物馆的环境通常较韵味,文化氛围浓郁;在室内不受天气影响。选择博物馆作为周末、假期的出行地,既能收获知识,又能和志同道合的好友讨论交流,结束后还能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精美的文物照片,并带回特色文创产品……在游客们看来,博物馆逐渐成为兼具休闲娱乐、数字科技、文化创意的复合型公共服务综合体,种种“利好”使得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2008年,《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的发布打破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壁垒。当年,观众量猛增,但当时更多的人是抱着“反正不收费,随便进去转转”的心态走进博物馆的。


“博物馆热”的兴起,是多重因素带动的结果,并非偶然。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一件件文物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沧桑,抽象、模糊的历史从而变得具体生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一些博物馆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呈现展品吸引观众。3D投影技术让静态的展品动了起来;AR智能导览眼镜让观众能通过语音指令、视觉识别观赏文物;智能照明系统根据展品特性,以最佳的方式展示文物……新技术的应用,拉近了博物馆展柜中的文物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今后,越来越多的人会把参观博物馆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博物馆热中的冷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放。”


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博物馆的同时,也有专家学者表示担忧:是否只是为了凑热闹?是走马观花式参观,留下浮光掠影的印象,还是真正学到了历史文化知识,获得了自我提升?



博物馆热是好事,但存在的“虚热”现象应予以关注。如今,博物馆为了吸引游客,纷纷推出各种主题的展览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一些博物馆俨然成为集游、观、吃、玩于一体的文化嘉年华。


博物馆变得更好玩儿,这是博物馆功能、服务不断完善的体现,是博物馆发展的方向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博物馆不同于其他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它最重要的价值和功能是借助丰富的文物展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让人们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增加自信心和自豪感。如果博物馆偏离了这个方向,以泛娱乐化的方式来吸引眼球,便难以发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文化产品及服务需求的功能。


事实上,一些博物馆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不少人只是来拍照留念,文物及其承载的知识根本就没有走心入脑。因此,各地博物馆在文物活化利用、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应把握好知识性与趣味性、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度,发挥好教育、引导作用,让人们不仅脚步走进博物馆,也要观有所得、游有所获。


博物馆创新文旅融合形式值得肯定,但尺度的把握同样重要。无论是AR、VR等数字化手段,还是拍照打卡的“高颜值”展区,抑或“剧本游”“夜宿博物馆”等活动,种种创意策划要为展览的内容服务,不应“喧宾夺主”。有些技术手段只停留在刺激眼球上,但是对于人们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并没有太多的帮助,这样的数字产品就会流于形式。


归根结底,互动性体验的目标是传播文物知识。“噱头”或许可以吸引人们走进博物馆,但真正能打动人们的,一定是对历史文化感知、感悟、感动的那些瞬间。博物馆要了解观众、服务观众,更重要的是提升观众认知能力,发挥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的功能。


从博物馆这座人类文化宝库中撷取文明果实,需要博物馆加强对文物的学术研究,对文物的内在价值、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深入挖掘阐释,而非一味重视展览的“热度”“人气”“轰动效应”。


总之,庄严神圣的博物馆可以“接地气”,但不应过度娱乐化——博物馆毕竟不是游乐场、娱乐场所。有专家指出,博物馆应在不偏离专业性、学术性、科学性等特质的基础上,再进行文物活化利用、文旅融合发展。


有更多的游客关注和走进博物馆,让人深感欣慰。但参观博物馆也不是人越多越好。如果观众过于拥挤,就很难在舒适的环境中欣赏展品,而且还可能导致展厅空气湿度等条件的波动,对文物状态保持造成一定压力。”业内人士建议,公众不宜把博物馆当成景点和游乐场,不必以从众心理去“打卡”;在参观博物馆前宜提前做好功课,以便在观展时有更深的体悟;对一些热门博物馆,尽量在暑期高峰后再前往参观。


用创新创意留住“博物馆热”


近几年,博物馆从昔时的“门可罗雀”,到如今“门庭若市”,已然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和旅行的打卡胜地。对“博物馆热”这一正在蓬勃发展的文化需求应该珍视,也要以更加丰富的手段迎接这份热情,呵护这种向往。“博物馆热”如何持续升温,延续下去,真正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新风尚?  


博物馆热,与当下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长密不可分。游客观展正逐渐从参观向参与转变,从游览向深入研学转变,对博物展览的广度、深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走进博物馆,有人是为了探索历史与文化的魅力,给自己加一顿精神上的“营养餐”。也有人是为了快速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探索城市的文化底蕴。还有不少人是被博物馆中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所触动,获得了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


“博物馆热”背后,反映出广大市民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渴望,如何让“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网红”,值得我们深思。


面对观众,尤其是学生观众在暑假的参观热情,应看到如何把热度更长久地延续下去。“博物馆热”不只热在暑假,更要热在平时、热在校园。这既是丰富学校教育、优化教学方式的手段,也是引导观众错峰分流参观的有效办法。如果说收藏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不只是收藏,更重要的是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让博物馆收藏的文明成果活起来、传下去。有的博物馆与中小学校、高等院校建立紧密联系,将博物馆知识融入教材与课外活动中。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这是“博物馆热”持续下去的长久之策。


业内人士表示,受文物保护、场馆设置等因素限制,当前有条件展出的文物只占一小部分,如何更好挖掘文物背后的价值,向公众展出,让更多文物“爆火出圈”,也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此外,深耕文创领域是博物馆保持热度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家鼓励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一些博物馆将特色馆藏形象融入到商品中,推出的书签、笔袋、购物袋、充电宝等生活用品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起到了“观赏结束了,精美文化留下来了”的效果,有利于博物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来源:河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