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临近,衡水市安平县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梳理排查隐患,不断加强物资储备,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筑牢防汛“安全堤”。


安平县境内的河道。安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安平县境内有滹沱河、潴龙河两条主要行洪河道,共有险工险段15处,入夏以来,该县应急管理局对全县的河道、堤防、险工险段、物资储备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同时,还不断加强巡逻,并在沿河设置警示牌,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远离河道,切实保障自身生命安全。


滹沱河。安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应对极端天气和突发灾害,安平县应急管理局联合水利、气象等部门,及时掌握雨情、汛情,并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还修订完善了《安平县行洪河道洪水调度方案》和《安平县水利工程应急抢修预案》,对河道内行洪时各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的防护措施都做了详细安排。落实了储备物料木桩60立方米、编织袋15万条、土工布1.5万平方米、土工膜6000平方米、8艘冲锋舟、多功能打桩机3个、排污泵4台、防汛石料2000吨等紧急抢险设施及用品,并统筹落实抢险救援队伍8支,其中部门抢险救援队6支、民间抢险救援队2支,共计196人。


来源:安平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