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获奖人数连续五年全省第一;今年137人参赛,135人获奖,获奖人数全国第一!近日,当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CSP-J/S2022成绩传来,衡水滨湖新区志臻中学沸腾了。


见证了滨湖志臻五年来信息学奥赛之路的教练崔杨雷老师非常激动:“一年一个台阶,五年质的飞跃!今年我们还有一项指标全国第一!”回首一路走来的坎坷路,这位经验丰富的青年奥赛教练感慨万千。


衡水滨湖新区志臻中学信息学奥赛自2017年开设以来,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尽管一等奖人数一直位列全省第一,但滨湖志臻奥赛团队并不满足于此,信息学奥赛发展的步伐一路铿锵。从开始的17人到20多人,再到今年的55人,队伍的壮大,伴随着成绩的不断超越——


2018年:一等奖获奖人数17人,全省第一;


2019年:一等奖获奖人数21人,全国排名第18,全省第一;


2020年:一等奖获奖人数20人,全国排名第15,全省第一;


2021年:一等奖获奖人数34人,总获奖人数89人,一等奖人数与总获奖人数均位列全国第二,全省第一;


2022年:一等奖获奖人数55人,一等奖人数全国排名第2,总获奖人数全国第一! 


7名初三学生获得提高组一等奖


今年,滨湖志臻中学参赛的队员中有7名初三学生同时获得了入门组、提高组的一等奖。提高组主要是针对高中学生开展的比赛,初中学生参赛有较大难度。得知成绩,同学们称他们是“信奥七子”。


张佳翔同学就是信奥七子之一,也是唯一参加过三次考试的选手。初一时,第一次参加奥赛考试,因为知识储备不足、紧张等原因,张佳翔没有获奖。不过他心态好,对于奥赛有一种特别的热爱,他愿意在奥赛的世界中遨游。在老师的帮助下,张佳翔慢慢成长起来,做题变得稳定,也乐于和他人交流分享,在比赛中终于厚积薄发。


毕业生入围清华、北大强基计划


李雨轩和栾英石,2020年从这里毕业,升入衡水二中后继续坚持信息奥赛的学习。他们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省队,并在今年的第39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摘得银牌,成功入围清华、北大强基计划。


崔杨雷老师回忆,栾英石和李雨轩作为他的得意门生,是他带的第二届奥赛生。栾英石初中时获得过省一等奖,李雨轩因为准备时间短,当时获得了二等奖。


令他欣慰的是,进入高中的两个孩子在信息学奥赛的路上走得坚定,还走出了名堂。“他们的文化课成绩也不错,借助强基计划的政策,非常有希望进入清华北大。”崔老师语气坚定,对他们的清北之路充满信心。


栾英石和李雨轩,在信息奥赛班上这两个名字无人不晓,他们是这些学弟学妹们的前方目标和学习榜样。


奥赛是一扇门,里面藏着另一个世界


崔老师介绍,信息学奥赛学的是计算机编程语言c++、算法、数据结构、数学等,和普通学科相比难度要高,涉及的计算机和数学知识多是大学里才会学到的。


奥赛并不神秘,学习奥赛的好处很多,对于学生的提升是巨大的,比如眼界的开拓、自学能力、自律性、抗挫折能力、团队意识的培养。“奥赛是一扇门,里面藏着另一个世界,我每天都能接触到以前闻所未闻的知识。”学生梁子航说。


周子暖同学说:“初一上学期,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学校信奥兴趣班。开课那天,我满怀激情踏入机房。新奇的课程,有趣的代码,激情的课堂深深吸引了我。从心底迸发出的欣喜之感到睡觉还在我脑中萦绕。”


学生张琦说:“奥赛的学习和文化课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不存在学习奥赛就会使文化课落下的情况,奥赛学习对学生的数理化学习会有很大提升。”


趟出一条科学备考之路


信息学奥赛开设五年以来,滨湖志臻中学在课程设置、习题挑选、测试分析、师资配备等各方面都已成熟,形成科学体系。比如,奥赛课安排在每天晚上1个半小时的公共自习时间里。这样基本就不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备考集训期间耽误的文化课,学校安排年级业务优秀的老师单独授课辅导,让学生无后顾之忧。


成绩揭晓,获得一等奖的奥赛队员谢丰泽说:“最难以忘怀的是教练对于日常训练的指导与关心。”谢丰泽表示,平日的训练内容都是教练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自己搜题组题整理出来的,每周一次的模拟赛对他奥赛成绩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崔杨雷老师介绍,奥赛是一门竞技性学科,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老师们采用“日常训练+模拟赛”的训练体系。每周除日常训练内容外,老师还会在各大网站搜寻最新的题型,整理成一套专门的“模拟测试”内容,每周一测,让学生们身临其境般体验奥赛的竞技性,在测试中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梁子航说:“一道道高质量的题目,让我能在原有奥赛基础上向高处挑战,激起我对学习更高级算法的兴趣,使我不断前进。”


每位同学都是老师心里的宝


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劳逸结合。每周他们会有专门的放松时间,老师们会和孩子们在一起,说说笑笑,聊一些学习之外的事。崔杨雷、于帮朝、杨凤超、闫茉荣、张海红几位老师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个年轻的教师团队富有战斗力,也和孩子们有很多共同话题。


在崔老师心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孩子。崔老师说:“我带的38个学生中,初三的人数较多。郭梓瑶善于整理,十分用心,考前她密密麻麻写下了五大张知识点;周子暖,努力起来有时候让人心疼的女孩,她是队里的强心剂,也是学习上的领头人,是最爱问问题和讨论问题的人;石桂铭,团队里相对成绩最不稳定的第一人,小考不见人,大考成绩稳,连续两年一等奖,连续两年全省前十,但是日常的成绩就很不稳,忽上忽下,让人着急得不行。”


老师不仅是教练,更是朋友,学生梁子航说:“进入奥赛班两年了,老师和我们畅谈兴趣、爱好、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还会分享对待一些事情的看法和建议。”


学生自称“骄傲的孤勇者”


张佳翔说:“学习奥赛需要有一股毅力还要有灵活的思维,这毕竟是少数人选择的,有时候觉得我们有点像‘孤勇者’,还是‘骄傲的孤勇者’。”课业之余和假期时间,他都将时间尽多地投入到奥赛学习中,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他在洛谷oj刷题量达到1400道,大部分学生在600道左右。


应东轩,开始成绩不好,还打起了退堂鼓,他觉得自己不是学奥赛的料。“每年都会有这样的学生,用老师的认可给他信心”崔老师说,“我告诉他一定能学好,还能得一等奖,关键是按照我说的做。”应东轩听从了老师的意见,上课不再开小差,成绩慢慢赶上来,这次比赛中取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他成绩的时候,他激动落泪,“老师我一定好好学下去”,他斩钉截铁地跟崔老师保证。


刘宇轩,初三,同时摘得入门组和提高组一等奖。“他是让人放心的同学,为人稳重,成绩稳定。”崔老师说,“但现实总会给人点小意外。”这次入门组初赛考试时,上午考试结束后,刘宇轩抱着崔老师嚎啕大哭,感觉进复赛无望。崔老师和他谈了很久平缓他的心态,让他安心准备下午的考试。最终,他在入门组和提高组都进入了复赛,还都是一等奖。


面对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老师和同学们并不满足,崔杨雷老师说:“对于孩子们来说,一等奖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站在信息奥赛的一个高水平平台上,他们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对于我们来说,孩子们高中时的全国竞技才是终极之战,现在所做的,都是前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