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日报社之于我,是个无限神往的地方。她位置优渥,贯通百家,辐射四方。透过报纸这扇智慧之窗,我们可以洞察世界,开悟人生;聚焦热点,放眼未来。几十年来,我从读报开始,与《衡水日报》渐生情愫,结下不了情缘。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衡水日报》便以内容丰富、栏目新颖走进我的视野,成为我们武装头脑、获取知识的主阵地。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发烧友,“滏阳花”栏目更是光彩照人,成为我心目中的神圣殿堂。


  每一期《衡水日报》到手,我都迫不及待地汲取养料,从头到尾看个分明。先大开大合,总体浏览;再瞄准一隅,细细品读。即使是报缝里的广告,也从不放过。简直是品了再品,看了又看,就像现在的年轻人痴迷于刷小视频一样。那份专注,那份执着,装满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


  至于“滏阳花”栏目,我看得最是用心。不仅动手制作了一册又一册剪报,还写下了长短不一的读后感。遇到心仪的文字,我裁裁剪剪,比量再三;粘粘贴贴,一丝不苟。先分门别类,再粘贴成册。我把她们视为知识的聚宝盆,还给她们起了一些特色鲜明的名字:《他山之玉》《诗海漫步》《散文春秋》《小说天地》……这些大大小小的剪报,不下二十余本,陪伴我走过人生四季,走上漫漫文学路。我的散文和诗歌先后在“滏阳花”“季风”与读者见面,走进衡水的千家万户。最近几年,伴着《衡水日报》手机客户端横空出世,我的纪实散文和哲思诗歌为更多的文友所知晓,我和文友沟通也步入了一片广阔无垠的新天地。


  说起我和《衡水晚报》的情缘,一幕幕恍若昨天,就像放电影一样闪现眼前。2007年,我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校长,我的同学《衡水晚报》记者王铁良协同“北京雪佛兰车友会”的车友到我校开展义务助学活动。他自己也慷慨解囊,为特困生华华捐款捐物。9月19日,《衡水晚报》以《颗颗爱心汇成爱的海洋》为题对助学活动做了跟踪报道。收到这份墨香飘逸的报纸,我简直视若珍宝。我看了又看,读了又读,还把她张贴在学校的公开栏上。借助《衡水晚报》这方平台,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有更多县域外的朋友了解了我们学校。


  2017年10月的一天,我走进衡水日报社,并与各位编辑大咖合影留念。是日,《衡水晚报》为了传承民俗文化,办好“记住乡愁”栏目,特约我市部分写手参加专栏创作座谈会,我有幸忝列其间,聆听各位专家写手的真知灼见。王主编高屋建瓴、风趣幽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对栏目定位有了更精准的认知,先后撰写多篇符合栏目特色的短文,受到编辑老师的称赞。我回忆旧日农耕生活,写下了《小红车》《牛沟槽》等作品,向人们介绍了一件件古色古香的农具。我不厌其烦地询问母亲,写下了《做鞋》,原原本本地记录了做布鞋的工序和细节。我回忆自己制作醉枣的经历,写下了《醉枣》,一度成为年轻人制作醉枣的蓝本。在为“记住乡愁”写稿的日子,我与衡水日报社的距离更近了,感情更深了。


  寒来暑往,我阅读《衡水日报》《衡水晚报》,并欣然走进衡水日报社,从一个文学爱好者,变成了一个文学创作者。我用真诚书写人生,我用真情描绘未来。


  《衡水日报》是我前进路上最璀璨的灯塔。她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用一篇篇俊美的文字,改变着我的生活,提升着我的思想,净化着我的心灵,使我受益终生。


  春秋几度思绪多,最忆衡报不了情!衡水日报社,我们永远是朋友!



作者:刘誉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