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三时十分。


喝完最后一口水,衡水市桃城区邓庄镇邓家庄村村民邓木铎搭条毛巾出了门——最近他在村里的合作社打零工。这两天,合作社的头茬大葱刚下来,正是忙着起葱装车的时候。


与此同时,邓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邓文智看看天色也出了村。通过天气预报得知下午可能有雨,他坐不住了。


“文智,看今年大葱这长势,咱们的分红可少不了!”刚到地头,就有人过来和邓文智打招呼。


见大伙儿聊得火热,邓文智不禁想起合作社刚成立时的情形。


邓家庄村距衡水市主城区6公里。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内土地大量闲置。全村165户人家,32户年老体弱,86户因外出打工不愿种地。2021年4月份,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一上任,这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


作为农民,土地这个命根子不能丢!如何才能做到既能克服有限的劳动力制约,又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还能带动村内群众致富?几经研究,新一届村“两委”班子认准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把“金钥匙”。


在与北京新发地深入对接后,邓家庄村整合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因地制宜、抱团发展。他们动员村民通过土地入股或以每亩每年500元的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共流转土地800余亩。村党支部带头成立了邓家庄村农业专业合作社,设计注册了“邓家庄”商标。他们与青岛绿鑫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紧跟市场行情,积极发展“订单式”蔬菜种植,推进“制种白菜+大葱”产业发展,着力建好“菜基地”。


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在给予每亩土地500元保底补贴的基础上,根据经营收入再按农户3成、村集体3成、企业4成的“334”比例进行分红;以每亩每年500元承包费形式流转的,视每亩收益情况再给予一定的比例分红;合作社日常用工全部为本村村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既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解决了土地无人耕种问题,又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邓家庄村对多年的闲散场地、废弃坑塘等进行资源整合和改造提升,建设了3360平方米的连栋温室一座、144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两座、16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育苗车间一座,培育小米椒、白菜等种苗500余万株。“产育结合、以育促产”的特色种植产业布局初见雏形。


言谈间,四五十名打零工的村民陆陆续续到了地里。


“田不撂荒!俺家的5亩8分地流转给了合作社。除了能拿到流转费,在这儿打零工,一天还能多挣80块钱。”看着郁郁葱葱、铆足劲往高里长的大葱,在合作社打工的田新永止不住嘴角的笑意。


“可不是,瞧着这大葱一天天长大,想着也有自己的一份,觉着干活都格外有劲儿!”村民李景喜美滋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