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全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1900-1968),字秉彝、慧声,号留香,艺名白牡丹,阜城县大白乡谷庄村人。是同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并称中国京剧“四大名旦”的著名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以精湛的艺术造诣取得了著名且角的艺术地位。荀慧生弟兄二人,慧生行二。7岁时因家境贫寒,生活困苦,全家离乡背井,流落天津谋生。父荀凤明给人帮工做香,兄荀仓捡破烂,母及氏带领慧生讨饭。


荀凤明在天津有几个结拜兄弟,其中一人叫谢载河,做香工人,阜城县大白乡粗布刘庄人,会武术,其妻和女儿都是唱戏的。谢载河看荀慧生聪明俊秀,又这样可怜,就和凤明商量,让荀慧生学戏。经谢载河介绍,在义顺和班拜河北梆子艺人庞启发为师。8岁时首次在天津魁星楼登台演出《双官诰》,从此,慧生开始了舞台艺术生涯。荀慧生初学梆子花衫,艺名白牡丹。后在保胜和班中,与芙蓉草、宝珠钻等同为骨干旦角。12岁又随师父学艺于北京三乐班。16岁出科后改习京剧旦角,曾从陈桐云学花衫,并从路三宝学青衣。第一次演出京剧,是和侯喜瑞、刘鸿声合演《胭脂虎》。民国八年(1919年)和杨小楼、谭小培、尚小云到上海演出,誉为“三小一白”。3个月后,“三小”回家,荀慧生留上海,排演新戏《杨乃武与小白菜》、《狸猫换太子》等。后与马连良在上海、浙江一带合演,声誉大振。民国十三年(1924年)请教于陈德霖、曹沁泉、王瑶卿、田桂凤等,又与剧作家陈墨香合作,排演新戏《元宵迷》、《丹青引》、《埋香幻》等。民国十四年(1925年)与杨小楼、余叔岩组班演出,并经其二人指点,技艺更加精湛。

荀慧生功底深厚,戏路宽广,他出身于梆子班,又熟悉昆曲,故能博采众长,从创造人物出发,将京剧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各工以及小生、武生行当的技艺融会贯通,从剧本、唱工、念白、身段到化妆、服装各方面进行了既发展传统艺术、又保持京剧特色的革新创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京剧旦角中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荀派。他以扮演天真、活泼、妩媚多姿的少女见长,善于掌握人物身份、性格、气度。民国十六年(1927年)《顺天时报》举行首届旦角名伶评选,他以《丹青引》一剧评为前四名,与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并称“中国四大名旦”。荀派艺术在四大旦角流派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俗有“十旦九荀”之说。代表剧目有《玉堂春》、《钗头风》、《红娘》、《红楼二尤》、《荀灌娘》、《霍小玉》、《杜十娘》、《勘玉钏》等。


荀慧生总以未得上学为憾,每有余暇,即学书画,终于取得定成就。演《丹青引》时,当场作画,颇被行家赏识。


荀慧生热爱祖国,早在30年代初期就曾多次义演,筹款慰劳前方抗日将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毅然拒绝优厚待遇,不去东北为日本侵略者演出。


建国后,荀慧生为北京市第一、二、三、四、五届人大代表,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等职。


(付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