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所有住院患者痊愈,院内医护人员“零感染”。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凭借精锐的医护力量和出色的制度保障,再次树立了“光速”战“疫”的院感防控制度样本。


有备而战 院感防控有条不紊


4月20日,衡水湖畔,春意盎然,当人们还沉浸在沁人的春色时,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突然袭击,再次拉响了“战斗警报”。市委、市政府再次将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确定为此次全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这是对市三院多次出色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任。


面对这份信任,市三院全体干部职工守卫人民健康的信念更加强烈。这不是演练,是实战。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第一时间高速运转起来,“早、准、快、实、严”的院感防控犹如抗疫中的一道道防火墙,横亘在进攻的病毒面前。


“此次来袭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全球的整体风险评估中被评为非常高级别,在感染人的支气管组织24小时后,它的复制速度比早期的新冠病毒毒株快。做好院感防控是阻断疫情传播、确保群众安全就医的关键环节,在院感防控工作措施落实方面,没有‘后悔药’”,市三院院长苑丽双说道。


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作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市级定点医院,做好院内防控是医院开展安全高效有序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其他医院来讲,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守好医院的第一道大门,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但因为市三院2020年便有与新冠肺炎正面交战的经验,深知“院感猛于虎”。所以医院在强化院感防控规范管理、院感防控工作措施落实方面可谓一丝不苟,坚持将院感防控作为确保医院高质量安全运行的关键工作来抓。


市三院防控工作队伍,在严格落实医疗救治标准及院感防控政策的同时,建立并严格执行“医患同防”“人物同防”“内外同防”“三防融合”的防控策略,严格把好医院人员、车辆和物资“入口关”。进入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严格经过5轮穿脱防护用品、进入隔离病区流程、医疗废物处置等考核培训,全部考核合格,健康监测达标后方能上岗,隔离病区严格落实封闭管理、核酸检测、医疗废物处置、清洁消毒、标本转运等工作,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发展成熟平战结合的模式,完善制度、流程,建立网格化运行机制。


院领导深入核酸采集点检查院感防控工作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范,市三院日常深入医院预检分诊、核酸采集点、门诊诊室、CT室、检验科、内镜室、发热门诊、临床科室等重点岗位、重点科室,就出入口管理、患者就诊管理、环境清洁及消毒操作规范、病区封闭管理、住院患者陪护管理、发热门诊、CT室、核酸实验室医护人员的防护等院感防控重点工作开展督导检查,没有一丝懈怠。


医院主管领导要通过现场抽查、现场询问、现场演示等方式,详细了解医务人员院感防控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及院感防控各环节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短板,提出整改意见,督导各科室整改落实,将各项院感防控和医疗安全作为常态管理,做到心中有数,规范到位。


在医院食堂、制氧站、供应室、洗衣房、消防控制室、锅炉房、医疗垃圾暂存点等具有安全隐患的重点区域,市三院就食品安全、水电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开展消防隐患排查,针对医疗废物转运流程及暂存点工作细节实施强化部署。


功夫下在平时 关键时方能赢得胜利


坚持常年从源头、细节上高标准甚至超标准制定和落实相关院感防控制度规范,使市三院形成了健全和巩固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


自2020年打完第一场新冠肺炎“胜仗”之后,更是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管控,实现了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


在此次新冠变异毒株来袭时,这种“未雨绸缪”使市三院能够沉着自信地为广大群众、医护人员做好安全防控,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也为“零院感”状态下最终战胜疫情提供了必要而坚实的保障。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多次实地督查市三院院感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助推医院在院感防控方面堵塞风险漏洞,补短板、强弱项,促就医院院感防控工作全面过硬。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突出表现,还得益于市三院的领导班子对院感防控工作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医院形成了完善的“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进行分级目标管理,任务明确,层层把关,责任到人,通过院感“三级”监控管理,做到人员、计划、制度三落实,并严格考核;医院院感科更是以规范要求为标准,实行精细考量。通过反复学习研究上级文件要求、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规范,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仅制订并完善院感防控方案、应急预案、制度就有98项,制作流程及示意图52项,制定了各部门的院感防控督查表,并将每个岗位的工作流程上墙,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编辑成册,各项标识张贴清晰,最大程度规避院感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工作流程上墙


为做到院感防控知识培训全覆盖、无死角,市三院还针对不同的岗位制定适合其岗位性质的防控知识要点,针对保洁、保安等岗位人员院感防护意识低的实际情况,院感科更是不厌其烦地到现场开展操作演示,从防护用品穿脱到消毒液配制使用再到医疗废物处置,面面俱到、细致完备,做到医院参训人员全覆盖,重点岗位参训率、合格率达到100%。


市三院设有8个院感防控督导组,每周不定期深入到各科室去检查、督促制度、措施落实情况,对不规范操作现场指导、整改。每周召开院感例会,每季度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各项感控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原因分析,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使院感管理各项措施、制度得以不断完善和贯彻执行,促进了医院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对进入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全员参与 防控效率持续提升


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市三院收治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疾病种类也更加复杂多变,在疾病发生后,患者的免疫力会下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提高。一旦医院感染发生,不仅会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成本增加、医疗质量下降,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医疗工作实践中,市三院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参与力度,深挖影响院感质量的细节,并予以及时调整,以保证医院院感管理质量和防控效率。


隔离区医护人员穿的分体衣上有帽子和系带,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发现这一状况后,院感科立即与总务科协商,将分体衣帽子和系带去掉,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安全;还有隔离病区医护人员最初佩戴挂耳式医用防护口罩,易滑落,不易固定。院感科及时与药械科沟通协商,改为系带式医用防护口罩……这种把院感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不断优化的举措,最大程度保障了院感防控效率。


穿脱防护用品考核


为让全院职工均参与到医院感染防控队伍工作中来,市三院还通过开展院感质控工作,让感控理念变为行动,让规范行为成为习惯,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追求“零”感染,为全院职工和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医院还利用院感监测平台建立动态的感染信息数据库,对医院患者感染资料进行监测、分析、统计、查询,实现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在线监测。


院感网络监控系统


通过系统化的诊断工具对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疑似病例的预警信息,临床医生对系统预警信息及时做出确认或排除的判定,第一时间掌握患者异常体征,及时干预处理并主动上报。这种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将感染风险监测关口前移的措施,使得医院院感防控效率连年提高。


在思想上“绷紧弦”,在措施上“拉满弓”,市三院不断增强做好院感防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始终坚守零感染和零容忍的底线,护佑着三院人逆行冲锋,勇毅前行,用无法被时光冲淡的英雄之举,将书写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间大爱融进这座城市,成为永不褪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