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衡水冀州区第一实验小学以红色文化教育为引领,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让文明成为校园最亮底色。


加强制度建设,领航校园文明创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教育的系列论述,将红色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浸润学校教风、学风、校训,成为文明校园创建的思想引领。学校制定了《衡水市冀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门的领导工作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开展多种活动,筑牢校园文明阵地。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用特色鲜明的教育活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讲好红色课程,发挥课程育人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科教学中,并开设“十九大进校园”、“平‘语’近人”进校园等校本课程。学好红色诗词,精心挑选12首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经典诗词,编排了“平‘语’”诗词韵律操,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口入耳、入心入髓”。讲好红色故事,每天利用晨读时间,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播放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英雄小故事、党史小短文等。利用微信公众号、家校钉钉群、校史陈列室、板报、班级校园文化墙等文化宣传阵地,宣传文明校园创建等。用好红色资源,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胜利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诞辰日等,开展有针对性的纪念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开展实践活动,采用“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的形式,开展“小马甲”系列亲子活动,让学生带动家长积极参与到创建文明城活动中。



注重环境育人,丰富校园文明元素。学校将红色文化元素、文明校园创建宣传融入校园的各个角落,以“时时可见、处处可寻”的方式,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学楼醒目位置,镌刻习近平总书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十六字箴言,激励孩子们童心向未来,建功新时代。楼内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层面进行构思与设计,每层设置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宣传教育。校园内随处可见“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宣传标语,设置了20多米的大型“平‘语’”主题文化宣传栏,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期盼和教诲植根在每个孩子心中。


作者:张红霞 苏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