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创新、大提升”系列谈之四
荀子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存在抓不好落实的问题。有的推一推动一动,不推就不动,甚至推而不动,该啃的硬骨头不啃,该接的烫手山芋不接;有的雷声大雨点小,嘴上说道说道,手上比划比划,路上溜达溜达,不求工作实效、只图蒙混过关;有的开头红红火火,结尾不了了之,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之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抓落实,既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必须提升的能力,也是必须发扬的工作作风。这能力那能力,不落实就等于没能力;千般忙万般忙,不抓落实就是瞎乎忙。落而不实,等于不抓;抓而不紧,等于白抓。衡水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着诸多发展优势和条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实现跨越赶超、高质量发展,向着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衡水迈进,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唯有求实、务实、落实。
市委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创新、大提升”,就是在作风建设上来一次彻底的自我革命,大兴“精耕细作”和“严细深实快”之风,以高的素质、强的本领、严的作风保障工作落实、促进工作落实、推动工作落实。这要求党员干部务必把“大提升”作为自觉追求,开辟抓落实的新境界。
提升精神状态。“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肢体怠驰则百兴俱废。”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与麻木呆滞地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天地。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激荡起让人夜不能寐的梦想与抱负,激发我们对工作和事业无穷的动力。从全省来看,衡水属于落后地区。由于基数小,同样的增速,其他地市增量要高于我们,长此以往差距会越拉越大。唯有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不仅需付出汗珠子,有时还需付出泪珠子、血珠子,迈开大步跑,甩开膀子干,只争朝夕,加倍努力,才能缩短差距,实现后来居上。
提升工作标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党员干部要自觉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摆问题、定目标、谋方向,坚决摈弃“低标准、过得去、穷对付”的习惯,凡事向高标准看齐、向高品质迈进,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干就一流,树立起“要么第一、要么唯一”的追求。敢于向高处攀,跟强者比,在比学赶超中实现超越,一步一个脚印把一项项工作推向前进。
提升责任担当。“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勇于负责、勤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应有之义。试想,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党员干部,何谈履行职责,何谈成大事。党员干部应牢记使命与职责,面对困难不推脱,遇到问题不回避,敢于承担责任,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坚持正确的东西,反对错误的东西,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尤其对工作恪尽职守,在岗一日,尽责一天,抓铁留痕、踏石留印,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创造让人民群众受益、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只有对衡水这块土地爱得深沉,我们才会为她尽心尽力、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落实是最有效的担当。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坚持事事抓落实、时时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