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小学象棋社团的孩子们在对弈。苏小立 摄


近日,记者走进衡水市武强县豆村镇明德小学,孩子们正在练习抖空竹。别看他们才十来岁,但抖起空竹个个身手不凡,小小空竹随着他们的动作旋转、飞舞,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这精彩的一幕,只是武强县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的一个缩影。


豆村镇明德小学是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学校,2021年以来,该校先后成立了健美操、书法、足球、科技等16个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了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第二课堂。


武强县是乡村“复兴少年宫”全国试点县。为加快推进试点建设工作,武强县出台了《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从项目运行、活动内容等7方面落实考核评估制度,实现常态化发展。


武强县结合实际,选定6个乡镇的18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和2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基地)作为重点,逐步开展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建设工作。在保障日常良性运转的基础上,服务阵地由学校向农村覆盖延伸,服务对象从中小学生向学龄前儿童延伸。


为解决专业师资问题,武强县选拔培养有文艺、体育、科技等专长的教师90余名,兼职教师280余名及84名志愿者,担任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同时,聘请民间艺人、“五老”志愿者等参与辅导工作,补齐师资力量短板。


武强县乡村“复兴少年宫”主要利用放学后、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开展活动,内容涵盖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三大领域,累计20余个种类、200余个社团。其中,全力打造了书法、剪纸、梅花拳等一批优势突出、地域特色明显的活动项目,让学生们在学习之余,特长爱好得到充分培养提升。


乡村“复兴少年宫”是落实“双减”和课后延时服务政策的有效载体,丰富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健康快乐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小立 李璇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