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成功!太好了!……”10日凌晨8时,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内,一场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抢救刚刚结束。一位咯血达500毫升以上的患者在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MDT)的介入手术(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下,成功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时间回到3月9日晚22点53分,一阵急促的病房铃声划破宁静的夜晚,“患者大咯血,快来抢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的病房内传来护士紧急呼救声,值班医生孙丽娟接到呼叫,连忙冲到病房,只见患者郝先生剧烈的咳嗽着,口中、鼻腔内涌出大量的鲜血。因为患者有严重的肺结核以及糖尿病等基础病,值班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为郝先生进行内科药物止血,安抚患者情绪,并实施维持生命体征等抢救措施。咯血量达200毫升患者的出血暂时停止了。


10日凌晨三点,郝先生再次出现大咯血,咯血量达300毫升以上,同时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的危急情况。经过紧急救治,郝先生出血暂时停止,血压恢复正常。考虑患者支气管动脉有出血点,如果不能及时从源头上将出血止住,患者随时都会再次出现更大的咯血,甚至出现窒息、失血性休克等风险。经过短暂的讨论后,大家一致决定为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治疗。



呼吸与危重症二病区主任张青竹立即联系放射科杜娟琳主任,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并组织科室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将患者转运至介入导管室,对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意外,医务人员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经过紧急的术前准备,一场医院多科室医护人员联合与死神的赛跑就此展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与放射科的医护人员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借助先进的飞利浦高端64排CT及星云工作站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患者支气管动脉的出血点被精准“捕捉”。使用栓塞剂栓塞支气管动脉后,患者的出血终于被控制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咯血是指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一般认为每天咯血量在100ml以下为少量,100~500ml为中量,500ml以上者或1次咯血300ml以上为大咯血。肺结核患者平时可有少量咯血或痰中带血,一般不会对患者造成大的危害,经过积极的抗结核治疗,咯血会自然消失。严重的咯血可造成失血性休克或因血块阻塞大气道而引起窒息,危及生命。因为肺结核患者发生大咯血有的毫无征兆,在寒冷的初春季节,肺结核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或病史长、体质差的患者,只要出现咯血,就要高度警惕出现大咯血的风险,要及时就医,以免影响救治。


张青竹主任介绍说,既往咯血一般首选内科药物治疗,但常规药物治疗的效果多不理想,加之外科手术的风险相对较高,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耐受。这种情况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具创伤小,适应症广,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安全有效等优势。


此项技术,已然为大咯血危急重症患者打造了一条强大的生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