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衡水一男孩因轻信QQ群内领取福利骗局找母亲“刷脸”,致母亲银行卡内近万元现金被瞬间转走。桃城警方就此发布预警,提醒家长们留心孩子的上网内容,警惕孩子的支付需求。
1月底,男孩小童(化名)通过某网络视频平台添加了一个QQ粉丝福利群,群主一直在群内发布一些APP链接,并声称只要点击下载、注册APP,就可以领取一定的福利。尽管小童对此十分好奇,但他并未按要求点击过链接。“后来有一天,我看见群主在群里发了一个收款二维码,说是只要扫码支付0.7元就能抢福利,我寻思着钱不多,就扫码支付了。”小童说,案发当日,他刚支付完毕,就有号称“客服”的人添加其QQ。“客服”告诉小童,因其是未成年人,属于违规抢福利,并因此导致公司账户上的6万元资金被冻结。“‘客服’让我使用妈妈的手机进行操作,帮助他们‘解冻’,还说如果我不配合,就要追究我的责任。”此后,小童按照“客服”的指点,提供了其母亲的支付宝收付款二维码,同时对着母亲刷脸操作。“我发现我妈银行卡瞬间被转走了9799元,就赶紧跟妈妈说了此事。”意识到孩子上当受骗后,小童的父母立即带其向警方报案。
“正值寒假,家长除了要防范孩子身边的危险外,更要防范虚拟世界的黑手。”目前,桃城警方在着手侦查的同时,也提醒家长,未成年人防范意识较差,且容易沉迷于网络,因此,一定要加强监管,留心孩子的上网内容,警惕孩子的支付需求。孩子在家玩手机时如果突然让家长刷脸或者索取家长手机上的验证码,家长们此时一定要引起注意,此时孩子极有可能遭遇了诈骗。给孩子玩的手机上最好不要绑定家长的储蓄卡或者信用卡,以免孩子被诈骗分子诱导开通快捷支付,进而将钱转走。此外,家长不要随意将支付宝、微信支付密码以及银行卡密码告知孩子,以免孩子被引诱后随意进行游戏充值,或被诈骗分子利用,将家长银行卡中的钱诈骗一空。一旦发现孩子受骗,要尽可能多地保留通话录音、聊天记录、交易信息、网页链接等证据,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