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冬季天气冷,下雪对冬小麦有着保温、增添肥料并冻死害虫等作用,从而为春耕播种及庄稼生长发育提供有利条件。据农业、气象专家介绍,12月24日的一场小雪,利于冬小麦的土壤补墒,缓解部分麦田表墒不足,增强小麦抗寒能力,对小麦安全越冬十分有利,但也造成部分晚播弱苗轻微受冻。
入冬以来,我市小麦产区大部分降水偏少,加上前期气温偏高,部分麦田失墒较快,表墒不足。这次降雪过程对土壤墒情进行了补充。
目前,我市冬小麦进入越冬期,抗寒能力较强,这次降雪降温过程先降雪后降温,积雪覆盖麦田,慢慢融化,增加了土壤热容量,利于增强小麦防寒抗冻能力。但由于我市秋季降水偏多,冬小麦晚播情况较多,部分晚播弱苗轻微受冻。为此,晚播冬小麦可采取镇压、撒施粪肥等措施防冻。镇压可以保温保墒,缓和低温冻害;撒肥可避风保墒、增温防冻。
果树现已进入休眠期,遇到寒潮天气,降温幅度大,存在冻害风险,可采取树干涂白,包裹稻草、棉毡、草绳、塑料薄膜,树下培土盖草等措施提高温度,保护树木。
为防患于未然,农业专家提醒,设施蔬菜瓜果要抓好大棚保温管理,及时清理设施积雪,对棚室加固压膜线,压牢裙膜。同时,可采取大棚内加设小弓棚、多层覆膜、室内补温控水等措施调控温度湿度,增强设施保温抗寒能力。有条件的农户可用白炽灯给苗棚补光,开启加温炉,提高棚内温度,达到防雪防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