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四位清华人的纪录片。他们中有刚考入大学的新生、面临就业选择的博士毕业生,也有旅美十年的归国教师以及从教数十年的院士。有人踌躇满志踏入清华园,有人则迎来与校园的告别;高考、求职、毕业、退休,每个人都站在重要的人生节点上。


7月9日,纪录电影《大学》将正式全国上映。影片从2018年开始拍摄,前后跟拍了3年时间。导演之一的孙虹介绍,本片片名取自“大学之道”,英文译作“The Great Learning”,“我们想通过清华中的个例,去窥探大学精神的一隅。”


“什么是大学?”这是片子自始至终抛出的问题。


一部清华题材的纪录电影


“当我有机会反思当下生活的时候,都会深刻体会到,毕业后的每一个选择和决定,都有着来自大学时期的烙印。大学究竟如何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当代青年?”2018年,导演孙虹带着这个疑问回到母校拍摄,希望通过记录普通学生的生活,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纪录片《大学》与四个人物有关。


2018年的上海,高三生严韫洲冲进考场。高考后,熬过紧张的查分环节,一张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投递到上海家中。等待他的是雨中军训、新生舞会以及全新的大学生活。



水利系2014级博士生宋云天站在即将走出校园的人生关口。这是他在清华大学生活的第9年,既要完成博士毕业的“大计”,更重要的是决定未来的人生方向。是按照亲友期待的那样留校,走一条看似更容易的道路?还是遵循理想的指引,前往豫北农村,赴基层工作?


面临选择的不只是学生。青年教师蔡峥的亮相,从一场新教师的试讲会开始。正逢清华大学成立天文系,旅美十年的“哈勃学者”蔡峥,放弃了在美国任教的机会,买了张回国的单程机票。他始终有一个愿望——制造一台世界领先的宽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将星空从二维变成三维”。而完成这个目标,或许要花上比想象中更久的时间。


83岁的环境学院教授钱易,是历史学家钱穆之女。从教60余载的她,即将在清华园中退休。在教室授课的日子,她始终坚持站立着讲课。即将阔别讲台,她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孙虹介绍,“大学”由“教”与“学”、“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一开始对人物的设想就是一位新生、一位毕业生、一位即将入职的新老师和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授。”


《大学》共三位导演,均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主创团队曾先后参与《喜马拉雅天梯》《大河唱》《手机里的武汉新年》等纪录片的创作。纪录片《大学》总共跟拍3年,素材累计超过1000个小时,最终成片110分钟。


“我们选择主人公进入清华或者离开清华的关键节点,一半在里,一半在外,以此记录他们人生的过程。”导演之一的王静介绍,纪录片除了拍摄4位人物的故事外,还有一条串联起所有人物的校园线,通过展现清华园的春夏秋冬,呈现生机勃勃的校园图景,“话题中有高考、有求职、有毕业、有退休,不管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里面看到自己。”


大学写给观众的一封情书


在王静看来,《大学》中的四位主人公,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他们的理想信念,以及他们的家国情怀。


理想之于蔡峥,是“仰望星空”。天文望远镜,往往伫立于云层之上的高海拔山巅,它们是人类竭尽全力铸造出的观天巨眼。通过它们,人类得以望向宇宙的最深处,通过长时间的曝光,获得遥远星空的绮丽影像。王静曾跟着蔡峥去夏威夷观测星空,这也是拍摄过程中最困难的一部分。“天文台在莫纳克亚山的山顶上,海拔很高,参与观测的人都要吸氧。”王静回忆,“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也要边吸氧,边肩扛设备,此外还要在非常寒冷的环境下拍摄星空延时,那次拍摄是不小的挑战。”



理想之于宋云天,是“脚踏实地”,造福一方百姓。他的奶奶当了几十年村支书,基层工作在她看来,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杂。但经过慎重考虑后,宋云天仍选择报考河南省选调生,成为辉县市冀屯镇前姚村的一员。正如他在毕业生语录上写下的:“愿为萤火,发一点光。”


“在人物选择上,获得钱易教授的拍摄许可,是最难的。她为人谦逊,不希望自己有过多的曝光。”王静说,三位导演大学时期都选修过钱易教授开的公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门课开了20多年,向清华学生普及环境保护的理念,钱教授年逾八十还全程站立给本科生上课。在她身上,看到了清华‘行胜于言’的校风。”


导演们先后向钱易教授发出三次邀请,前两次均被婉拒,第三次大家写了一封手写信,钱教授终于被打动了。在答应拍摄的同时,她提出了一个要求,即通过她呈现更多年龄相仿、甚至更老的老一辈清华教师。“钱老以身作则践行环境保护的理念,每次去她家,都是家里所有的灯都暗着,只有书房的灯亮着。”王静说。


或朝着理想,躬耕力行;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正如影片末尾钱易对身旁学生的一句随意叮嘱:“不要叫我钱老,叫我钱老师。”一字之差,或许就是“大学之道”。


孙虹说,无论是清华还是非清华的观众,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年轻时的自己。“回想起你的大学时光,可能分外精彩,也可能因虚度而遗憾。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影片中这些人物的故事,能够带给观众更多面对生活的勇气。”


王静认为,“大学”既是空间概念,也是一个生命历程的概念。“在这个人生阶段,我们努力学习又似乎不太学得会;我们恋爱、失恋、又继续恋爱;我们遇到良师挚友、挫折困苦、机遇成长;我们有点理想,也有点害怕实现自己微小的理想。所以也许大家不在同一个校园,并不是在同一个时间读大学,但其实大家都经历过这样一段重要的人生。”


“这是一部清华题材的纪录电影,但又远不只是与清华有关的电影,正如其名《大学》,它是写给大学的一封情书,也是大学写给观众的一封情书。”电影监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说,“大学有光,所以值得。清华大学建校100年时,我们参与策划了李芳芳导演的《无问西东》,110年之际,又参与策划了这部孙虹、王静、柯永权等青年导演的《大学》。这一次是用真实的记录传递大学的光芒。”


编辑:李耀荣

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拿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你,如何选择“大学”?丨纪录电影《大学》7月9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