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在没有电台、电话、电报的广大乡村,为了及时把党的声音传达给干部群众,冀中根据地出版了许多种报刊。


在这些报刊中,就有一份在如今的深州市东安庄乡小魏村多处民宅的地洞里秘密出版的《团结报》。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以笔为枪、抗日救国,一张张报纸就像一道道曙光,点燃军民斗志,点亮胜利希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经过多方探寻、走访,本报记者将为大家讲述这段鲜为人知的光辉历史。


 依靠群众隐蔽办报



点击观看短视频。


如今,虽然距离《团结报》创刊已经过去了近80年,但中国人寿深州支公司员工程根树始终对其念念不忘。从2000年第一次在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团结报》的资料开始,他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调查走访了部分亲历者后人、报社驻地村的知情人或其后人,详细整理了有关《团结报》的近五万字的史料,包括报纸的创办始末以及参与者与敌斗争的精彩故事。


近日,在当年办报的核心成员郭建章的儿子郭振平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深州市东安庄乡小魏村一处老宅院,这位80多岁的老人用颤抖的手指着中间的空地说道:“这里就是原来地洞的入口,我父亲和战友们就是藏在这里出版了一期又一期的《团结报》……”


郭振平讲述父辈的办报经历。


作为冀中六分区地委机关报,《团结报》创刊于1942年秋,此后三年间,它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出版发行,对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鼓舞和发动广大群众,掀起当地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潮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1940年1月,为便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深县抗日政府以沧石路为界,将深县(今深州市)分为深南、深北两县。1942年春,深南县又以深磨路为界,划分为深南县和深束县(包括束鹿县东南部),隶属于冀中六分区。


抗日战争时期的冀中平原,既没有广播电台,县级以下也没有电话电报,上传下达最快的就要算报纸了。但是1942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向我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作为冀中抗日军民喉舌的《冀中导报》被迫停刊。


冀中六分区一带为敌人扫荡的重点地区。经过日寇几个月的反复扫荡,这里已变得碉堡林立,沟壑如网,抗日武装的活动空间极度压缩,抗日气氛一度低落。冀中六分区地委时任领导意识到,急需出版一张报纸,把党中央、毛主席的声音,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地委对工作的要求、国际国内的斗争形势等及时传达到全区干部群众中,以增强人民抗日斗争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为此,六分区地委决定创办《团结报》。随后,曾担任宣传干事的林呐、郭建章、刘咨周、耿耀等人着手筹备并出版《团结报》。


冀中平原地处敌后,在敌后平原开展游击战争,比起山地要困难得多,在这样的战争环境里办报就更加困难了。最初的日子,几个人为了躲避日寇的抓捕,把办报地点设在村外,晚上工作,黎明前躲进青纱帐,属于游击办报。


游击办报没过几天,报社就被敌人的反复“拉网扫荡”破坏了,人员被迫分散。社址不定,游击办报已不可能,必须建立固定的报社基地,依靠党组织,依靠群众,坚持隐蔽办报。


有条件要上 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程根树(左)与记者一起查阅资料。


在当时的残酷环境中组建一个报社是十分困难的。首先要组织一个办报的班子,至少要有编辑、刻写、印刷、发行等人员,源源不断的电讯和稿件,以及油印机、蜡纸、钢板、油墨和大量的纸张等印刷器材,特别重要的是要有工作基地。这就需要选择一个群众基础较好的地区,并准备好绝对可靠的堡垒户和秘密地洞。


经过慎重选择,六分区地委把报社的工作基地设在深南县小魏村(今深州市东安庄乡小魏村),并分别在刘咨周、郭建章、郭祥瑞等人家里挖了地洞,便于工作和掩护。小魏村距离县城约2.5公里,可以说是在敌人眼皮底下的一个村庄,属于“灯下黑”。全村约100户人家400多人,党员有二三十人,党的基础好,村里的全部工作都牢牢掌握在党组织的手里。


小魏村建立报社基地后,深南县委运来了油印机、油墨、纸张等物品。地委派来了会刻蜡纸的魏辛斋同志,后来又派来高敬同志。地委书记张逢时、宣传部长张雪峰经常来传达上级的指示,帮助解决困难,还派来宣传干事李栓,常驻报社帮助工作。报社人马基本配齐:社长刘咨周,编辑刘咨周、耿耀,刻写魏辛斋、高敬,印刷郭建章,发行刘振海。



点击观看短视频。


1942年秋,《团结报》的第一期在小魏村郭建章家编辑,又在郭祥瑞家完成刻写、印刷。由于是秘密发行,印数不多,第一期只有五百来份。报纸出来后,很快从小魏村传遍了分区各地。深束县曾复印出版,发放到广大干部群众中去。《团结报》的创刊词由刘咨周、耿耀研究起草,报送地委书记张逢时审定。创刊词针对当时十分艰苦的形势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响亮地提出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和“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等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


起初为了隐蔽方便,挖的地洞都很小,只能趴着工作,后来为方便刻写,才把地洞挖得高了些大了些,可以猫腰坐在里面工作。当年《团结报》的主要参与者孙研之曾在其回忆文章中写到:“报社同志们既要挖地洞,还要筹粮、调干部、组织稿件,个个没日没夜地工作。编稿、印刷都在地洞里,一盏半明不暗的菜油灯照明,灯头一大就冒烟,怕被敌人发现也不敢拨大。我们盘着腿坐在洞里,在膝盖上放个板子,编辑、刻版,一会儿功夫鼻孔全黑了。敌情不紧张时,在屋里桌子上铺一块布,把所有工具都放在布上,一旦情况有变,收起布,赶紧入洞,一点儿痕迹也没有。”尽管吃粗饭、住地洞,天天神经绷得紧紧的,但《团结报》社的每个人都苦心钻研,为编辑好、刻写好、印刷好每一期报纸,人人情绪高涨,干劲十足。环境好些的时候,出版前开碰头会时还在屋里低声唱歌、讲故事,是难得的“晚会”时光。


一专多能 人人都是行家里手


当时的报社成员里,只有刘咨周有工作经验,其他人都是零起步,只能在办报当中学习办报。他们现学排版、刻版,从数字数开始一点点摸索,每到出版的日子,同志们在地洞里守着个小菜油灯,盘腿窝脚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身前身后都是蜡纸和稿子——


负责排版的同志,绞尽脑汁琢磨着如何突出重点、美观大方,还要保证字数准确,否则给刻写带来麻烦还糟蹋蜡纸。


干刻写的同志,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在蜡纸上刻写的劲头儿不大不小,印出来的报纸清楚又出数。后来,魏辛斋研究创造出了自制扁笔,粗细不同,在蜡纸上,大字用宽笔,中字用窄笔,刻写不同的字体,还刻出各样的题头、花边,版面漂亮多了。


搞印刷的同志更苦一些,他们整天在地洞里工作,裁纸、数纸、配油墨,放正纸张,研究印墨如何不洇纸,既能节省油墨,又能多印报纸,一点儿也不敢浪费,哪怕能多印一张也是大收获。


这样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组成的团结报社,是一个坚强又朝气蓬勃的战斗集体。他们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敢闯敢干敢拼,随时做好一切对付敌人的准备。从1942年秋到1945年底,三年多的时间,团结报社多数时间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隐蔽着坚持办报。虽然多次遇险并同敌人进行生死搏斗,但是由于同志们机智勇敢,顽强斗争,报纸始终坚持出版。


当时的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同志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的:“冀中的报纸和刊物有很多种,是在群众的掩护下坚持出版的。办报刊的这些文化战士携带者简单的笔墨、油印机、石印机,随着情况来转移。每到一个地方,能够立刻开始写作、印刷,源源不断地供给广大人民所渴望的精神食粮。他们的英勇精神绝不下于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

 

“小报”也有大看点



抗战情势逐渐稳定后,《团结报》的出版发行工作也相对固定下来,每三天出版一期,初期为16开4版,后增加为6版。因为版面小,常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小报”。


这些“小报”的作用不可低估。在那暗无天日的年月里,干部群众看到一张张“小报”,就像在黑夜看见一盏明灯,看见了党的领导,看见了希望,看见了胜利的曙光,他们把“小报”当宝贝,自己看了再传给别人,一张报纸,不知道要传多少人,直到“看烂”为止。


“五一扫荡”后,冀中六分区的地区武装四十四区队一些同志受战斗情势影响情绪沉闷。1942年秋,时任地委书记张逢时来到四十四区队驻地,给他们带来了第一张《团结报》。大家好久没看到报纸了,都争着抢着一睹为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标题给同志们极大的精神鼓舞。报纸上还刊有一则小故事,题目是《沙皇和列宁分家》,讲的是列宁革命的时候,沙皇和列宁协商分家,沙皇说分给列宁一半的庄园和土地,列宁说庄园土地我不要,我只要老百姓,因为,没有老百姓我的革命成功不了。短短几句话便说出了老百姓对革命胜利至关重要的作用,报纸上这些通俗易懂的内容极大地鼓舞了同志们的斗志。


辞去艰难的1942年,冀中人民迎来了1943年农历新年。《团结报》适时刊发了这样的对联,“当年头消往年恨,除夕酒解旧年仇。”意思是,一家人春节拜年磕头,除夕守夜喝酒,解去兄弟间的隔阂、冤仇。号召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用中国农村传统习俗的方式,来比喻国家大事,非常形象、质朴、一语双关地将党的抗日政策宣传给了群众。


此后,根据战争形势变化,《团结报》的内容又增加了反抓丁、反奸除特、秋季攻势的战斗报道。还有对农业生产的指道,介绍抢收抢种、武装保卫麦收、秋收的经验。除新闻、评论外,还编写讲话材料、短小通俗的文艺作品,如街头诗、数来宝等。地委书记张逢时曾多次撰写社论。


1943年6月,六分区地委决定军分区《情报》社与《团结报》社合并,保留《团结报》报名,刘咨周为《团结报》社长,林呐为副社长,从此《团结报》社有了专用电台,信息来源更广泛、及时。


1943年7月,在张逢时倡议下,《团结报》刊文,号召全分区人民拿起笔来,写作《伟大的一年间》,即1942年5月到1943年5月在党领导下的艰苦历程,书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各县党、政、军、民立即响应,收集稿件700余篇。报社在其中选出质量较好的80篇,编为三辑。第一辑《罪与仇》,主要揭露和控诉日寇扫荡和清剿时烧杀抢掠的暴行;第二辑《点线间》,反应我广大抗日军民在敌人碉堡林立、沟壑如网的残酷环境中,坚持斗争、坚持生产、坚持工作的英雄形象和斗争经验;第三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报道在这艰苦奋斗的一年里,六分区各方面取得的成绩。


后来《团结报》又增加了副刊,刊载一些抗日军民的文艺作品,报纸的内容和形式就更加生动了。


1945年春季过后,抗日斗争的胜利成果不断扩大,形势越来越好。《团结报》社随地委机关南移,从深南县转移到束冀县的西堤北和文朗口村。到了1945年10月,六地委传达冀中区党委的指示:由于《冀中导报》已于6月15日复刊,《团结报》于年底停办,报社一起同甘共苦的战友们,经地委的安排,各自走上新的征程。此时,抗战胜利的光芒正照耀在中华大地……


程根树讲述《团结报》的历史。


“我的老家就在小魏村的邻村,我小时候玩伴儿就有《团结报》参与者的后人。我是听这些故事长大的,而我爱人的外祖父郭建章,又是《团结报》的参与者,我更觉得自己有义务把这段英雄的故事记录下来。”程根树说,这张报纸就像一盏明灯为黑暗时期的人民指明了方向,虽然它仅仅存在了三年多的时间,但它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和胜利的曙光,“我被这些故事的精神激励着,想写下来,讲给世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记住历史,更好地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