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武邑县城,沿武辛线往西北行约13公里,在一条郁郁葱葱的乡间小道上有一座庄严肃穆的院落,这里便是五・二一”烈士陵园。



走进陵园大门,一座正面镌刻“死难烈士万岁”、背面镌刻“三百名英烈抗日殉国纪念塔”遒劲大字的纪念塔巍巍矗立。在这个寄托着太多人回忆的烈士陵园里发生过怎样的故事?革命先烈们在这片热土上是怎样顽强斗争的?陵园管理处主任李国铭的解说,让我们重温了那段炮火纷飞的岁月。


1942年5月,日寇纠集数万兵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实行疯狂的、灭绝人性的“铁壁合围”大扫荡。5月20日深夜,冀南五分区基干团(原二十七团)的一连、五连和九连的一个排共300多名战士,在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俊峰和团长吕琛、政委查茂德等同志的带领下,辗转来到武邑县圈头乡任角村东头场院宿营。


21日拂晓,何村村南、任角以东不断传来急促的枪声。侦察员报告,敌人正从东、南两个方向围上来。张俊峰立即下令,在何村、任角村东与敌人交火,几千名鬼子依仗人多的优势向我军横冲直撞地扑来。在前有截兵,后有追敌的紧要关头,我军全体战士在张俊峰等同志的指挥下,英勇地与敌人展开激战。为掩护群众撤离,战士们边打边沿交通沟向东北方向撤退。这时,敌人从四面包围过来,战士们在任角交通沟与敌人厮杀,一连打退敌人五六次围攻。随即日军调来十几倍于我军的兵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继续向我军阵地合围。300多名战士与日军展来拼死战斗,子弹打光就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战斗从早晨打到黄昏,在打死打伤敌人七八百人后,终因寡不敌众,除少数战士突围外几乎全部牺牲,张俊峰也为国捐躯。几天后,当地村民将烈士们的遗体就地掩埋,筑起一条1公里长的土岗,被后人称为烈士岗。


为纪念牺牲的烈士们,1955年,武邑县在任角村东修建了烈士亭,立碑纪念。1971年,扩建为“任角烈士陵园”,修建烈士纪念塔。2010年,武邑县复建烈士纪念堂,将县烈士陵园迁移至此,更名为“五·二一”烈士陵园。如今的陵园掩埋着1942年5月21日反“围剿”战中牺牲的300多名烈士的遗骨及从该县境内迁来的散葬烈士236名。陵园建有纪念堂,堂内通过图片、文字等详细介绍了五·二一战斗情景以及该县革命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1580名烈士英名录等资料。纪念堂西侧建有烈士亭,烈士亭后面是烈士岗,烈士堂东侧建有两座无名烈士亭。现在“五·二一”烈士陵园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先后被命名为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称号,每年接待参观人员达2万多人次。



“每天我都巡查几遍,如果一天不转心里就不踏实。今年来参观的人特别多,更要把陵园管理维护好。”陵园管理员任志星是任角村的一名村民,他经常说,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这些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只有把陵园守护好,才能对得起这些革命烈士。


“五·二一”烈士陵园修建时,任志星的爷爷主动申请看守陵园,爷爷临终前把守墓使命交给了任志星的父亲,去年他接手了看守陵园的职责。从他的爷爷那辈起,他们祖孙三代已管护陵园60多年了。“只要我力所能及,就一定会继续干下去。”任志星说,他要牢记爷爷临终前的嘱托,把守护陵园的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



长期以来,武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陵园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多次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武邑县军人事务管理局副局长谢文斌介绍说,“五·二一”烈士陵园与全县30个机关单位、15个学校、11个企业以及驻武邑县武警部队建立了长期共建关系,每年5月21日、清明节、建党日、建军节等重要节日,都会组织社会各界群众到陵园祭扫烈士陵墓,如今陵园已成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下一步,他们将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