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历史悠久,各类文化遗迹、水利遗产众多。仅衡水段域内,就存有大运河水利工程相关遗存7处。另外,还有一大批诸如故城庆林寺塔、景县舍利塔、封氏墓群、高氏墓群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沿河众多的遗址、历史文物、出土文物等。这些丰富的运河遗存构成了衡水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落和风景名胜,展现出绚丽多姿的运河文化风貌。


大运河衡水段重要文化遗存


大运河衡水段现留存7处大运河水利工程遗存和其他相关遗存,分别是:卫运河河道和南运河河道、故城县十二里庄大教堂和郑口挑水坝、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和安陵桥遗址、阜城县戈家坟引水闸。它们是重要的运河文化遗存,是衡水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卫运河河道和南运河河道


大运河衡水段位于卫运河和南运河交汇处,其河道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保持了原始风貌。因为当地县城没有在运河附近发展,对河道基本没有影响;二是弯道多。古人为了解决河道落差大、水流急、常决溢等问题,专门设计了八十多个弯道,还有各种形式的堤坝。这些水利工程有效地减缓了水流速度,既能满足河道的行洪需要,又能提高通航质量,更好地体现出大运河工程规划的科学性特点。如南运河景县段的河道,是隋代以来经人工开挖而成,至今保持着古运河的原有形态,具有典型的“九曲十八弯”的龙形走势,构成了独特的运河景观。


堤防是重要的防洪工程,可以有效地抵御风浪及河道外洪水的侵入。为巩固堤防,明清统治者在安排专职人员护堤的基础上,规定运河堤坝只准栽种柳树,以便应急时砍下树枝绑扎成捆用以堵塞决口。为了保证河水的深度,政府每隔两年都要在冬季组织民夫“挖浅”,泥土就近摊埋在堤防之上,保证堤防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如卫运河故城段的堤防,至今仍完整保留着运河古韵和原生态特色。堤防走向依河就势,曲曲弯弯,堤防植被草木繁茂,古树交荫。前人在与水患不断抗争中,秉承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以工匠之心创造出诸多行之有效的治水理念和技术,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丰富的借鉴意义。


(二)华家口夯土险工与郑口挑水坝


华家口夯土险工位于南运河左岸景县安陵镇华家口村南,始建于1911年,为大运河河北段仅存的两处夯土险工之一,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华家口夯土险工现存长约255米,呈梯形,南北走向,底部采用坝基抗滑木桩施工工艺,外坡与顶部为素土夯实而成,曲线形符合流体力学原理,受力面合理,最大限度地缓解了河水的冲刷。华家口夯土险工是中国古代利用夯土技术建设水工设施的实物证据,为研究古代水利工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郑口挑水坝位于卫运河左岸故城县郑口镇郑口大桥西侧,该处挑水坝共有6个坝体,俗称龙尾埽,亦称险工重力挑水坝,都是在明、清时期险工基础上重修而成。坝体由黄土、白灰、糯米汤搅拌夯实,外层砌筑两层青砖,青砖上刻有一至十四尺水位刻度,挑水坝历经百年仍保存完好,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挑水坝因所处地理位置不同而形状各异,选址和造型不是随意而为,都是根据水势流速情况所筑,能够起到最佳减缓水速效果。


这些劳动人民在治河防洪的伟大创举,令人叹为观止,它承载着丰富的大运河文化历史信息,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现代水利工程不可多得的实物,更成为了人们抹不去的运河印记。


(三)十二里庄天主教堂


这座教堂位于卫运河左岸故城县西半屯镇十二里庄村。它是中国北方的一座著名天主教堂,在历史上,此地曾属山东省武城县,也是山东省最早的天主教堂。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横连五大水系,形成古代中国大地上独一无二的运输大动脉。大规模的漕运、跨流域商贸经济带的形成,吸引着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与沿河居民杂居共处,不同的传统理念、价值形态、文化习俗相互交融,运河文化海纳百川、开放融合、共同发展。


在抗日战争时期,十二里庄天主教堂曾为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战地医院。1945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冀南行署六专署创办的“冀南简易师范”进驻教堂,后更名为“冀南运河中学”。这所在战火中诞生的学校,曾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将领和优秀干部,被誉为华北“小黄埔”。新中国成立后,校名数次更名,最终变更为十二里庄中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2009年,十二里庄教堂被列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安陵桥遗址与戈家坟引水闸


安陵桥遗址位于南运河左岸景县安陵镇东,东西横跨南运河,原为木质桥体,青砖桥台。现木质桥体无存,仅存桥台。该桥建于上世纪50年代,该桥因年久失修坍塌。现遗址南侧建有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


戈家坟引水闸位于南运河左岸阜城县码头镇戈家坟村北,始建于1958年,1973年对该闸进行了扩建,为横贯全县的清运干渠引水。该闸为阜城县第一座县级可用水闸。


新中国成立后,为有效控制运河洪水宣泄,发挥其灌溉、航运等作用,国家投资兴建了一些水利枢纽工程和不同标准等级的公路及桥梁。但一些昔日的“兴水之利”工程设施,多半因河水枯竭而停用,并逐渐废弃,成为了大运河上的风物遗存,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重点(国家级、省级)文物遗址


大运河衡水段流域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既有慷慨悲歌的燕赵之风,也兼具崇儒重道的齐鲁之气。世家大族名垂青史,名门望族睥睨天下,明贤俊彦层出不穷;古寺佛塔傲立苍穹,千年古墓雄浑厚重,民俗风物各具特色。特别是久负盛名、规模宏伟的景州舍利塔,与沧州铁狮子、赵州大石桥、正定隆兴寺大菩萨被誉为古代“河北四宝”。绵延数十里的高氏墓群和封氏墓群,南北呼应,铭记着两大望族的历史荣耀。文以河生辉,河以文益秀。这些文物遗存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衡水辉煌历史的佐证。


(一)故城庆林寺塔


庆林寺塔位于故城县饶阳店镇饶阳店村西,距卫运河约12.7公里,又称饶阳店塔,为北宋初期所建。塔下原有一座庆林寺,现已无存,只余此塔。古塔矗立于邢德省道南侧,交通极为便利。曾于1957年、1964年、1976年、1983年、2011年对古塔进行了五次修缮。如今的古塔更显俊秀飘逸、神采飞扬。1982年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6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景州塔


景州塔位于南运河西岸约10公里的景县县城 “开福寺”内,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舍利塔”,俗称“景州塔”。它是全国建成年代较早、保存完好、规模宏伟、现存较高的内旋式砖石塔。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封氏墓群


封氏墓群又名封家坟,原有18座墓,俗称“十八乱冢”,位于景县城东南15里处的南运河西岸高地上,现保存有封土的尚有15座,最大者高约7米,墓群占地面积2000余亩。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高氏墓群


氏墓群位于景县城南约15公里的王瞳镇、杜桥镇一带,墓群从东北往西南长约10余里,总面积约37万平方米,当地群众称之为“高氏祖坟”或“皇姑陵”,是北魏至唐代的渤海高氏族墓。从前有墓近百座,现存有封土墓16座,其中最大的封土高约30米。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周亚夫墓


周亚夫墓位于景县县城西侧,底周长600米、高约16米,占地面积7亩。1956年7月9日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亚夫墓一直保存完好,1974年重新立了标志牌。1995年,景县为墓地增建了围墙,雕塑了石像,命名为“亚夫陵园”。


主要文物历史遗址


千年运河,文脉悠悠。大运河衡水段漕运的兴盛,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更带来了文化的昌盛,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深厚的文脉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和著名风物,虽然这些曾经巍然屹立的历史建筑或毁于水火,或颓于战争,但那曾经的细细雕凿、深深镌刻,已然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如今这些历史遗存,不仅展示了衡水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同时也折射出衡水民俗文化传承与嬗变的脉络,为了解、研究、探索衡水历史发展进程提供了直接资料和有力证据。


(一)郑口山西会馆


位于故城县郑口镇正大街西端路北,面积约1.5万平方米。乾隆十二年,为了叙乡谊,通商情,接官迎仕,祭神求财,使在外同乡有 “崇德报功、讲信修睦”之地,山西商人张迎吉出资购得土地二十余亩,“缔造三载,兹楼殿堂庑即次就理”,成为同乡聚会、娱乐、交流经济信息之场所。后经多次修葺和增建,山西会馆“规模宏敞,庙貌焕然”。该会馆已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被拆除。


(二)故城甘陵书院


位于卫运河畔故城县故城镇内,是一座珍贵的古建筑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甘陵书社,之后屡有修葺扩建以使之“恢宏合宜”。自明初至清未,甘陵书院一直是方圆几百里学术文化交流研讨的胜地,影响深远。文人墨客、学者政客多会于此,研讨学问、教授弟子、议论国事,且人才辈出。清末以后,新学兴起,旧学颓废,甘陵书院日渐残破。现址仅有一处五间正堂,为故城镇中心小学的一部分。


(三)留智庙庙会


留智庙,位于南运河畔西岸一古村,今属河北省景县。明洪武九年设立德州卫时,留智庙为德州卫“正卫中左所四屯”,属山东省德州。清光绪二十八年,德州卫撤销,留智庙划归景县。明清时期直至中华民国前后几百年内,因庙会而声名鹊起。清吴炽昌《客窗闲话》里这样描述庙会的盛况:“商贾云集,百货俱陈,以席结棚,列分街道,居然闹市。”如今庙会依然每年举办,但碧霞元君祠早已不复存在。


(四)安陵禅院遗址


位于南运河畔景县安陵镇古街的东北一隅。安陵禅院的山门,建在大运河古堤上,门前有两块石碑,碑后是两株遒劲的古槐,树干中空,内可容人。相传禅院初建于明代,仅从这两株古槐就可以判断出禅院年代久远。据清乾隆年间《景州志》记载:安陵禅院“在安陵镇,旧庙被水漂没。清康熙五十年,住持僧觉悟、觉忆募捐重建,基地16亩余”。到了近代,禅院毁于战火中。


(五)码头沉船遗址


位于南运河畔阜城县码头镇码头村东20米处,大桥北侧运河河底。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文化层深度为305米,原为运河货运码头。码头遗址内遗物较为丰富,暴露遗物有元、明、清时代的黑瓷碗、白瓷碗以及青花瓷碗片,其中有褐釉罐、瓶残片、黑褐釉足底心有乳突圈足碗、白瓷宽涩圈底碗、青花瓷碗以及黑褐釉瓷瓶残片等。据阜城县志载:“运河开通后,为历朝贯通南北唯一的一条水路。”据传,该处险情较多,过往船只经过此处都要投下一些物品以求平安,故河床地下埋藏文物较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