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鸣莺啼柳丝长,单车访友进桃乡。带露桃花杯中影,开怀畅饮好春光。

——《桃乡访友》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宴词》


谁能比较这两首诗高低?我可以挑出第一首的不足:“单车”“访友”“进”,顺连在一起太直白;“开怀畅饮”,像个成语不生动。“好春光”,平淡无奇。但是“畅饮好春光”连读的话,就有好时光进肚的修辞效果。而且,“燕鸣莺啼柳丝长”“带露桃花杯中影”两句,诗画一体,也值得肯定。


第二首,从诗中只能判断是桃溪岸边的惜别,劝人不必理睬船夫一声声催促上船,因为这通向漳河的桃溪不深,浅水处可能托住船底,所以还是留下吧。当然,如果加上标题《宴词》,也就诗意显豁了,这是诗人用桃溪水行船容易搁浅挽留朋友接着喝酒。其构思的巧妙,语言的自然圆熟,远非第一首可比。


《宴词》作者是唐代曾任“衡水主簿”的绝句圣手王之涣。从“漳河”一词和王之涣的经历可知,这首诗应是他在漳河边的衡水县某小河堤岸上写的。《宴词》虽然诗句依赖标题而完整,不如《登鹳雀楼》的诗句“独行”古今,但仍是盛唐好诗。


第一首的作者是谁呢?当今衡水七绝高手王奎申。王奎申的诗虽在诗艺上有所欠缺,但与王之涣的诗放在一起,也在表现桃花盛开(王之涣的“桃溪”是个暗示)的春日饮酒的快乐,自有诗情画意,还是可以乱真而“蒙骗”很多当代读者的。


王奎申的这篇《桃乡访友》,出自他不久前出版的诗集《学步集》。该书316篇诗全是七绝体,题材广泛,诗艺高超,在当代古体诗人中罕见,在衡水更是只有第一没第二。


七绝诗体的优势是,写景叙事抒情议论都在起承转合腾挪跳跃的意象变化中,融入平仄和谐的二十八字。古人谓之“要婉曲回环,句绝而意不绝”。


王奎申的七绝诗继承了古典意境,在嘈杂烦乱的现实生活中撷取特色意象,又把恒久性的天空、昼夜、日月星辰、风霜雨雪、花草树木等古典意象融入其中,随处可见王之涣、王昌龄、白居易、杜牧、陆游、范成大甚至杜甫的影响。


新建园林仿苏州,曾游拙政登虎丘。夜深难眠凭窗望,一轮明月上高楼。

——《人民公园仿苏州园林建筑》


孤鸿夜鸣声韵长,百尺楼上眺大洋。月出海平起又落,洞箫吹霜水色凉。

——《登澄海楼》


喷泉迎客同声呼,郁金举杯道祝福。风和园林花宜赏,天高雁去白云孤。

——《进园博园西门》


也正是模仿着古人走自己的路,表现今日生活意象和情感,所以他的《学步集》,应该是“古步集”。这是向古人致敬,也是给今人示范怎样展示现实生活的古典审美趣味。


在模仿基础上大胆创新,是王奎申七绝的价值所在。他突出现实审美,信手拈来,把乡村野景、农事活动、民风变迁、城市生活、旅游见闻、国家大事等现实意象,融入四句二十八字的起承转合之中。


钢轨似弦车奏鸣,鼾声各异笑脸同。更深月落夜色里,灯火点点蔬菜棚。

——《列车夜走京广线》


肩宽手大胳膊粗,能拔穷根会种富。品牌鸡蛋生态菜,庭中葡萄窗前瓠。

——《邻居赵二光》


店牌铺标密如林,半城高楼半城荫。高铁鸣笛唤春雨,衡湖波荡碧粼粼。

——《今日衡水》


诗中的自由取景如燕子点水,既简练又洒脱,这也是现代汉语短诗难以竞争的优势。


必须指出的是,王奎申以大量生活词语入诗,且有意不守诗律平仄,以致称自己的作品是“古体诗”而不言“七绝”。这样的创新,保留了古典诗歌的整饬和凝练特征,却不是旧瓶装新酒,甚至连瓶子都成新仿的了。这有点像日本传统短歌在石川啄木手里改造出新短歌,创新才能更好延续古典诗歌的生命力。


王奎申重神似而轻形似,继承古意而不亦步亦趋做赝品,大胆创新又不流于“打油”,精练而不雕琢,灵动而雅正,写的正是“新七绝”。


王之涣流传至今的六首诗都是绝句,两首五绝,四首七绝。“旗亭画壁”的故事,以及明清时期很多诗话中,都把王之涣的《凉州词》列为盛唐甚至唐代七绝第一名。没想到千多年后,七绝圣手王之涣驻留过的衡水又出了个新七绝高手王奎申。


就七绝艺术传承而言,王奎申堪称今日衡水王之涣。或者说,衡水古今七绝有“二王”。


能达到王奎申的境界,实属不易。


封建时代,诗词曲赋作者都有小圈子大圈子,文学语言稳定。现代汉语语境中的仿古作者圈子更小,活动更分散,基本是孤军奋战。这就要求仿古作者人格更独立,在诱惑和逼迫的艰难生活中营造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以涵养精神,融通古今。


王奎申在衡水日报从业几十年,甘心为作者作嫁衣裳,却从来不以稿谋私也不涉足广告。他淡泊名利,不愿说违心话写违心文字,却对社会对人生充满了热情关注和期待。他曾骑着三轮载着官场老朋友,问:“你净坐小车,坐过三轮吗?”窥一斑可知他是个谦退自得真性情的文化人。他二十多年在衡水日报主管的“星期刊”,是衡水文艺展示的主平台,其个人学养可想而知。如今他集中精力智慧灵性作古诗,成为灵动雅正的“新七绝”高手,也就没什么可“悬念”的了。为他点赞。


作者:陈世钟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