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名党员的力量有多大?


武强县北代乡吴沙洼村的老乡夸赞道,“换了天地!”


县城西北15公里处,靠近滹沱河南大堤,就是吴沙洼村。


曾经,这里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上世纪80年代,因手套加工业兴起,这里一度繁荣,却因为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等问题,再度走入低谷。而手套加工业,也一度濒临倒闭。


如今,交通不便的小村庄成了远近闻名的手套加工专业村,现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76人已于2019年全部脱贫。这一切,都离不开14名党员的带领。


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吹响,吴沙洼村,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村,把目光投向传统手套产业。2017年,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吴沙洼村及周边手套加工厂里从事手套行业的14名党员站了出来,成立联合党总支,引领乡亲们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致富,当务之急是要让手套加工产业强起来。他们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经营方式,把分散经营的小企业、小作坊组织起来,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进一步增强了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制定了《手套产业2020年发展规划》《手套产业2020—2030年中长期规划》,为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理清思路、指明方向;以手套扶贫车间为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支撑,连续两年投入百余万元扶持车间建设,吸引10家小商户入驻,推动了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年销售收入近2000万元……


组织建起来,产业强起来,党员更要动起来。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来不是嘴上说说。14名来自产业一线的党员,郑重向社会、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要让党旗始终高扬在脱贫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努力为贫困群众做好事、干实事。”他们引导贫困群众投身手套加工产业,时常深入群众家里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难题;他们依据个人特长,分别在业务联系、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建立“支部+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他们制定手套加工行业自律公约,既融洽了加工户之间的关系又避免恶性竞争,更重要的是规范了行业秩序,促进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党员干部就是要做百姓的‘主心骨’,帮着百姓理清思路,找准方向,为他们解难题、破困境。我们的存在,就是要保障整个产业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也更有利于群众的长久脱贫。”联合党支部支部书记葛万凯介绍,支部制订了党员联系服务贫困户制度,按照就近原则,每名党员联系帮扶3到5个手套加工户。统一制作的党员联系服务贫困户“连心卡”,标明了党员姓名、联系方式、服务项目,让群众随时随地可以求助党员解决实际问题。


党员的认真负责和积极带动,让吴沙洼村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3个手套扶贫车间建立起来,550名贫困户踊跃上岗脱了贫。丈夫残疾、只能种地维持一家生计的吴美玲,在扶贫车间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有了一份稳定收入,日子有了盼头。550名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3万元,吴美玲们不但成功脱了贫还有了一份保底收入,走上了致富路。



脱贫一户,影响一片。当越来越多的群众投入到产业链中,手套加工产业不断发展,涌现出了100余名农村致富带头人。村民吴富勇开办加工厂,实现年产手套100万双,年销售收入达700万元,带动周边百余名群众就业。吴富勇们的涌现,又为整个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


短短3年间,吴沙洼村就拥有手套加工企业、小商户12家,从业人员700余人,年产量800万双,年销售收入达6000万元。乡亲们的腰包鼓了、日子好了、笑容多了。



14名党员,一个党支部,利用原有的手套加工传统,因地制宜探索出“专业合作社+党组织+贫困户”的模式,把在同一产业链上分散经营、单打独斗的小企业、小作坊和参与产业分工的贫困户横向组织起来。


吴沙洼村,就这样走出了一条“以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把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的抱团致富路。


一石激起千层浪。


人民日报、新华社、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竞相前来报道;手套产业联合党支部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示范点”;党支部书记葛万凯被评为“全省扶贫脱贫贡献先进个人”“全省乡村振兴领头羊”……


而今,以吴沙洼村为中心的手套加工产业片区已经形成,覆盖了周边的留寺林、张沙洼、解村等19个村庄。整个产业从业人员3000人左右,年产手套2000万双,年销售额超过1.8亿元,带动群众增收2000万元。


“小手套”撬动了脱贫致富“大产业”。相信在联合党支部的带动下,在14名党员的引领下,小手套的光芒将会愈发耀眼、透明,百姓生活将会更加富足、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