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乡愁藏在一扇门里,我记忆中的家乡小吃——炉糕则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当味蕾被那熟悉的味道唤醒时,那些乡愁就有了归属。这也是为何每逢春节,在外漂泊的我总要奔向故乡,去慰藉我那饥渴的肠胃和心头的相思。


我的家乡在饶阳。记忆中每当时间的脚步走进腊月,许久不用的炉糕锅,就被姥姥从柜里拿出来,小心翼翼地刷洗干净,一并拿出来的还有少半袋一入冬就磨好的小米面。看见这两样东西,我就知道又能吃到炉糕了。而这也意味着新年就要来了。


炉糕锅一般用生铁铸造,圆圆的,有三条短腿,中间凸出,周围一圈凹槽。这种设计一来可以防止面糊外溢,二来面糊流入凹槽会自然形成一圈厚边,折叠摆放时非常好看。炉糕锅光滑锃亮,如同出家人的光头,所以人们也叫它和尚锅子,还有的乡亲根据锅的形状叫它驴嘴唇。


制作炉糕时,首先将磨细的小米面放入大面盆,加入温水搅拌,放上酵母和成稀软的面糊状,就可以盖上盖帘放在暖和的炕头上发酵了。等到面糊有了气泡,姥姥便根据气泡的大小,开始预备碱水。加碱是为了平衡酸碱度,使口味更好。碱面的量很关键,碱放少了,炉糕出来会发酸头,碱放多了会影响口味,这些都需要靠经验掌握。


碱水放好之后需再加些温水,把面糊搅成稀粥状,这样摊炉糕的材料就算预备好了。


炉糕锅不大,有的自身带着支架,这样的可以直接在架子下点火。没有架子的也难不住人们,随便找几块砖头一支,就是现成的炉灶。烧的柴火中,以玉米核、豆秸最好,曾问过姥姥原因,她说玉米核、豆秸烧出来的火不软不硬,摊炉糕最合适。


点着火后,锅底慢慢热了。拿一把软棉布做成的刷子,蘸上一些花生油,均匀地在锅底抹一遍,右手用长柄勺舀一勺面糊,倒在锅上,摊平,盖上锅盖,听到锅内滋滋响时,一个中间薄边上厚的炉糕就熟了。


起锅时一般会将炉糕对折一下,这时的炉糕色泽金黄、形如半月、口感松软、味道清香,常常引起我们兄妹的哄抢。每逢大年三十,盛上一碗大锅菜,将炉糕撕成块状,往碗里一泡,肉香和炉糕香交融在一起,顿时那只有过大年才能闻到的香味便溢满整个屋子,会忍不住伸长脖子深深吸上几口。当时,我们那一带流传着一句俗语:“炉糕蘸腥汤,穷人难得。”现在回想起来,在那段物资匮乏的艰苦岁月,炉糕这种粗粮细作、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小吃,撑起了我们贫瘠的童年,成为记忆中难得的美味。


姥姥去世后,她的炉糕锅子传到了妈妈手中,每次回家妈妈总会摊些炉糕,让我们连吃带拿。她还根据家人的喜好,对传统配料进行改进。有时在小米面中掺入些玉米面,这样出来的炉糕,口味发甜;有时会掺上些白面,使炉糕更筋道些;有时在小米面糊中放上些白糖,做成甜炉糕;或者加上各种菜馅做成菜炉糕。花样的炉糕在口味上比起儿时吃到的要丰富得多,但脑海中仍时常浮现出童年时那一锅锅炉糕带来的欢乐,也总会记起家乡的老枣树下,摊炉糕的姥姥那微微驼背的身影……


如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各种美味佳肴都已经搬上了我们的餐桌。但是在深州、武强、饶阳、安平一带,每到春节,迎接远方游子的农家宴席中,炉糕依旧会出现在餐桌上,且仍然是人们最喜爱的主食之一。


作者:耿佩玺  编辑:贾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