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文明一起抓,着力创建文明生态村,积极营造文明、淳朴、向上的农村新风尚。”9月26日,衡水市冀州区北漳淮乡北内漳村党支部书记李东平说,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大力发展村办集体企业,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村民幸福指数得到极大提升。


图为北内漳村民在广场上健身。


北内漳村是冀州区有名的小康村。该村有村民1832人,党员152名,耕地4500亩。上世纪80年代初,该村成立了集体企业——北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内外饰件、座椅总成等产品,产品远销10多个省份。目前,该集团公司拥有4家分公司,总资产4亿多元,年纳税突破1000万元。该集团公司建立了河北省首家村级汽车内饰件研发中心,研发出与夏利、红旗等汽车配套的新产品100余种,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其中3项填补国内空白。该集团公司吸引周边800多人就业。在其带动下,个体企业不断涌现,并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目前,北内漳村形成了以汽车配件、医疗器械、采暖制造为主的工业制造产业格局。

该村强化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他们积极建设以北内漳村为中心的北漳淮现代农业园区。该园区集现代种养、休闲观光旅游等于一体,设有樱花园、彩色苗木园、果品采摘园、奶牛养殖场等。园区内种植新特优水果1500余亩,建有衡水市果树试验站,聘请3名全国顶级专家授课指导。北内漳村不滥用农药化肥,3000亩耕地使用奶牛养殖场产生的有机肥,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循环利用。

北内漳村聚焦农村美化,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他们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统一为村民建造二层住宅楼、仿古式小瓦房和别墅楼,共计218套。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多方筹资1800余万元,实施了“治污、修路、增绿、添彩”四大工程,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做了系统化改造。目前,全村一半的户建成了美丽庭院。

他们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移风易俗,浓厚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村庄。该村采取多项措施,培养新型农民,塑造文明乡风,高标准建设了文化站、党建一条街和乡风文明一条街。他们组建了红白理事会,规定办事标准,提倡节俭、简办。抗战时期,该村是中共冀鲁豫省委党校所在地。为缅怀革命先烈,2016年7月,该村建成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展览馆。目前,该馆已经成为对广大党员干部、各界群众和青少年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勤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基地。该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北内漳中学先后被评为“衡水市园林学校”、“省级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北内漳小学被授予“第一所新中国外交官红军小学”称号。

该村把加强基层党建放在核心地位,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村委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综合运用自治、法治、德治,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村里定期开办普法大讲堂,邀请律师和司法工作者来村授课,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该村还成立了民调会,民调员与村“两委”干部同在村委会值班,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矛盾,实现了矛盾不出村。

村“两委”聚焦农民增收,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农增收,打造“幸福民生新高地”。他们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了影剧院、卫生院、图书馆、体育场等,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积极为村民谋福利,为全体村民交新农合款,每年春节按人口分红,给年老的村民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目前,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

北内漳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委会被命名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该村荣获了“河北省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小康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我们要加强统筹谋划,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李东平表示,要带领全村人撸起袖子加油干,把该村打造升级版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