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身体的206块骨骼是一本丰富的阅读笔记,那么刘玉民的职责就是纠正其中的错别字,还病人一个精彩的人生篇章。


“选择骨科一是因为自己喜欢和热爱这个领域和学科,二是当时医院也缺少骨科医生,就这样一干就是30多年,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天南地北,寒暑往复,刘玉民一直都在骨科的前沿奋斗着,这种“为医者”的情怀与坚守,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介绍下什么是创伤骨科?


刘玉民(以下简称刘):创伤骨科主要是指由于病人受到外力、外伤的打击产生病症,比如病人发生四肢骨折、腰椎的骨折及关节脱位、关节的韧带损伤及肌肉软组织损伤等等,它包括的范围比较广。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道路交通伤、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高暴力损伤日益增多,严重威胁各行业工作者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以高龄、多病、全身耐受差为特点的低暴力骨折亦逐年增多。这些变化不仅冲击了医疗卫生资源原有的配置和服务方向,也给我国的创伤骨科医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


记: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起步较早,到现在达到了什么层次?


刘:作为骨科的基础学科,我们医院的创伤骨科自上个世纪70年代建科以来,开展了大量的手术,在骨盆骨折、老年骨折、髋骨骨折、四肢骨折伴发血管神经损伤、大面积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各种原因导致的骨不连、肢体畸形矫正等方面积累了独到的经验。我们科每年开展手术在1000台以上,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提高。


在大众的心中,仍然保留着骨科手术大切口的刻板印象。但实际上,多年来创伤骨科已经逐渐向亚专业化、精细化、微创化发展。而今,我们的病区已经拓展到两个,综合水平可以说达到了省级。


记:哪些领域是领先的?


刘:四肢复杂骨折及骨盆髋臼骨折手术治疗达国内先进水平,此外,在创伤显微外科方面,较早的开展了断肢再植、神经、血管损伤修复、游离皮瓣、复核组织瓣等修复组织缺损和肢体重建,在骨折微创手术方面成绩显著。


记:在一些县级医院甚至乡镇医院,创伤骨科已经发展起来且进步很快。那么你们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刘:基层医院能开展骨科手术是分级诊疗推行的结果,小病不出县符合医改的方向。我们也经常和基层医院交流,他们进步很大,这非常令人欣慰。


我们市级医院骨科中心的优势是学科积淀、人才聚集、设备支撑、技术更新、综合实力。精细、规范、科学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譬如对于多发、复杂创伤的手术治疗,我们尽可能一次性完成手术,减少患者痛苦和恐惧。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成功救治了大量的多发伤、高能量创伤患者,在保全患者生命的前提下使其获得了良好的功能。


其次,放在多年前还是骨科大手术的骨盆骨折手术,现在已经微创化治疗,出血量几乎只有二三十毫升。


再有,传统的骨折钢板内固定一般都需要一个长约20-30厘米的切口才能完成,随着微创髓内钉、微创钢板固定等微创技术的运用,很多需要大切口才能完成的手术正在逐步被微创手术替代,满足了美感、轻伤害、恢复快的患者需求。


刘玉民(右)在手术中


记:请您谈谈接下来几年的学科发展规划。


刘:发展思路是多头并进、有所侧重。主要在这几个方面发力:


微创治疗骨折。这个概念不难理解,微创化是趋势,我们目前正在摸索骨盆的微创治疗而且做出了一定成效。有些设备在衡水市是我们自己研发的、独有的,有的是从301医院借鉴而来,这可以更好地保证手术效果。此外要想把微创手术做好需要诸多支撑因素,刚才我也提到了,涉及人员、设备、技术等等,这是无止境的,都需要再发展再提升,计划到2022年骨折微创治疗率达80%以上。


骨外露、骨髓炎的综合治疗。骨外露、骨髓炎仍是创伤骨科的治疗难题,治愈率低,疗程长,费用高。围绕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及降低费用这几个问题,我们将不懈努力,进一步学习相关技术及显微外科技术,为达到预期目的奠定基础。


骨不连的综合治疗。骨不连就是骨折不愈合,手术再成功预后不好也会令患者沮丧。这类门诊患者量很大,针对这类病症我们会选择去除感染灶、骨移植、骨髓移植和应用一些技术方法治疗,随着技术的成熟效果会更好。


多发伤或多发骨折的处理。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救治水平关键的指标之一,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榜样,但是在我国做得还不是很完善,包括院前救治、入院抢救、后续处理等还不够系统。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整合这些关系。还有一点是院内救治,重点放在如何第一保命,第二提高疗效、减少病残率,这些都是今后我们重点关注的方面。


老年骨折。老年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髋部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三大部位之一,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手术治疗是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有效方法,其实围手术期管理才是最重要的,稍微处理不好,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就会发生生命危险,我们正在这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记:老年骨折患者越来越多,能否展开谈一谈老年骨折的治疗。


刘:谈老年骨折需要认识两个问题,一是怎样降低老年骨折的发病率及再次骨折的发生;二是老年髋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先想到的是骨质疏松问题。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我们会重点做一些工作,正计划引进设备通过检测及时发现骨质问题,向大众科普健康生活方式。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科室成立有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MDT团队,可以规范围手术期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后三年中,老年髋部骨折精准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记:作为伴随着医院成长的重要科室,你们的人才梯队力量如何?


刘:不只是骨科,其他科室乃至医院都需要团队作战。比如手术涉及胸外科、神经外科,我们会要求他们参与手术;他们也会邀请我们参加,所以我要求团队成员必须围绕骨科医学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作为河北省医学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我曾经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万里挑一”全国骨科医师规范化病例大赛评委,参赛选手表现均十分优秀,我与他们聊天发现他们善于学习、善于接受新事物,因此我常鼓励病区的年轻医生不断学习、多外出进修深造。


医院的发展需要权威专家,更需要一群血气方刚、朝气蓬勃的青年学者支撑。一个医生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年轻人不断成长,科室的发展才能越来越好,最终受益的是患者。现在我们老中青梯队链很完善,特别是年轻人的表现抢眼,这很令人感动和高兴。


记:青年人才是任何学科未来发展的基础,您对即将从事医学或者刚刚从事医学的年轻医生有没有一些建议?


刘:未来属于年轻人,对于即将从事或者刚刚从事医学的年轻人来说,要做一名有思想的外科医生,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梦想。


我个人理解年轻医生成长要具备“三要素”:用心。用心观察事情,用心做事情,用心学本事。专注。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做到极致,比如做一台手术就像完成一件作品一样,必须要把它做到尽善尽美。坚持。作为医护人员而言,首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优良的技术、真诚的态度和品质对待患者。如果各个方面都做好了,我想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医患关系会更好、更和谐,医学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春天!




刘玉民:衡水市人民医院骨科中心创伤骨科病区主任


社会兼职:河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分会委员、衡水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擅长领域:创伤骨科及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