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衡水市中医医院托育中心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内部培训。来自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托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马艺楠,以其前沿的学界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托育团队带来了一场知识与理念的“及时雨”,巧妙地将现代儿童心理学与中医传统育儿智慧相融合,开启了科学托育的新探索。
从“手法”到“心法”:抚触被赋予新内涵
培训摒弃了枯燥的理论说教,注重实操与互动。现场,托育老师演示了为宝宝进行保健推拿的规范操作。马艺楠老师则从现代儿童心理学的角度,为这一传统技法注入了新的解读。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温和肌肤接触对建立婴幼儿安全感、促进情感发展的科学原理,并提供了将抚触按摩转化为亲子互动游戏的实用建议。“比如在推拿时,加入轻柔的儿歌和眼神交流,这不仅能舒缓宝宝情绪,更能让他们在享受舒适的同时,感受到与照护者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结。”马老师的讲解,让团队成员意识到,日常的护理细节都蕴含着促进心理成长的契机。

解码行为“信号”,共寻科学应对之策
“宝宝吃饭总爱扔勺子,是进入叛逆期了吗?”“午睡难哄该怎么科学解决?”“如何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园所的‘小状况’,才能既反映问题又不引发焦虑?”……在随后的研讨环节,团队成员抛出了日常照护中遇到的真实困惑。
面对这些问题,马艺楠老师并未提供简单的“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大家转换视角,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共同分析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的“成长信号”——扔勺子可能是探索空间和因果关系的表现,午睡困难或许与活动量或分离焦虑有关。这种启发式的探讨,让老师们对婴幼儿的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简单归咎于“调皮”或“不听话”,从而能够更精准地找到既尊重孩子天性又有效引导的科学方法。

理念革新,打造有温度的成长家园
此次培训,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照护理念的革新。衡水市中医医院托育中心负责人表示,照顾宝宝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仅靠爱心远远不够,必须持续学习,扎根于专业的土壤,并敢于创新与融合。当“现代科学”的理性分析与“传统中医”的温和养护相遇,其核心都是为了更懂孩子、更好地去爱孩子。衡水市中医医院托育中心也将继续秉持“一起充电,一起成长”的团队文化,不断吸收融合现代育儿科学与传统养生智慧,提升专业素养与服务品质,致力于为每一位宝宝和家长提供更专业、更温暖、更懂成长的托育服务,打造一个真正温馨、科学的童年家园。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