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深州市穆村乡西马庄村的蜜桃园内,新鲜欲滴、个头硕大的蜜桃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果香,微风吹来,沁人心脾。桃农们穿梭在郁郁葱葱的桃树间,精心采摘每一颗蜜桃,在收获劳动果实的同时也收获着自己的“甜日子”。
近年来,深州市穆村乡把发展蜜桃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坚持“打蜜桃战略,搞鲜桃系列,提科技含量,抓品牌质量,按项目运作,全产业发展”的方针,强力打造深州蜜桃现代科技示范区。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穆村乡种植蜜桃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蜜桃个大甘甜,所以被人们称作“桃中之魁”,明清两代,更是作为“贡桃”被送到北京。
然而,前些年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加,一些蜜桃种植户急功近利,片面追求产量,追求个大和果色好,滥用化肥,导致蜜桃口感下降,市场认知度越来越低,价格也越来越低,果农收益逐年降低,蜜桃种植也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有一段时间是大家比着施肥、浇水、打药,产量是上去了,但是品质和价格都下来了。其实,要想销路好、价格高,就必须有过硬的品质。”与果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把式”张连会将当时蜜桃种植业的症结看的明明白白。
调整发展方向,保护蜜桃原生态优势,提升蜜桃品质,促进蜜桃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2009年,张连会牵头成立了深州市西马庄蜜桃专业合作社,将零散种植户整合起来,下决心带领大家重新找回深州蜜桃的“蜜”味。“种好蜜桃还得靠祖辈遗留下来的方法,施肥得用农家肥,还要少浇水、少结果,保证果子的糖分和个头儿。”为了重新找回“小时候的味道”,张连会带领社员们经常在一起交流种植经验,参加学习培训,共同提高管理技术。
“现在,咱们种的桃树“吃”的是麻酱饼、豆粕发酵的有机肥,桃园灭虫用的是杀虫灯、除虫板,有效保证了深州蜜桃的原生态品质。”张连会说,凭借着还原古法种植,他的桃赢得了市场认可,每年都有老客户定期前来采购。
提升蜜桃品质,“怀旧”的同时还得“图新”。在还原古法种植的基础上,穆村乡规划建设了深州蜜桃科技示范区,依托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通过筛选优良蜜桃品系,示范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树下实行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适时适量浇水;树上实行花前复剪,人工辅助授粉,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严禁有机磷、含汞、含砷农药的使用,推广使用生物制剂和无公害农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传统种植方法和现代管理相结合,桃农们不再一味追求高产,而是应用栽培新模式、新技术,实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达到了蜜桃的早果、丰产、优质、安全、高效的目的。从最初的论筐卖,到后来的论盒卖、论个卖,蜜桃给广大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去年,张连会的桃园平均每亩收入达到3万元。
为了全面提升深州蜜桃的品牌形象,引导果农增强质量意识,穆村乡还每年举办一次“桃王”评选大会,邀请来自林业、科技、质监等部门的专家担任评委,通过察看果形、品尝口感、检测含糖量等环节现场打分。
在去年的活动中,桃农孟彦辉的桃子摘得“桃王”桂冠。“有了‘桃王’这块金字招牌,蜜桃卖得特别好,今年一些老客户很早就预定了。”孟彦辉说。
蜜桃丰收了,要带动群众增收,还必须打开市场、保证销路。
为此,穆村乡积极探索通过生鲜电商、快递物流、线上线下互动等渠道,以创意性品牌宣传和
包装设计,助推深州蜜桃走出“深闺”迈向全国市场。他们先后与顺丰、京东等开展深度合作,通过顺丰速运为深州蜜桃提供全程冷链流通服务,实现24小时从“枝头”到“舌尖”的保鲜送达,在京东商城建设了“中国特产•深州馆”和旗舰店,并支持邮政速递、顺丰、京东、“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发展农村快递物流业务,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目前,深州蜜桃已实现在京东、天猫、顺丰优选、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平台以及微信、微商、快手等社交平台销售。
在政府的引导下,张登高是最早通过互联网卖桃的种植户,几年前,他就已开始通过在各个论坛和网站,发布自家蜜桃的广告信息,招揽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这两年,尝到了互联网销售的甜头,他还自学了制作视频、PS等技术,并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站“正宗马庄蜜桃”,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采摘”的销售方式,吸引了大批周边地区乃至山东、河南、浙江等地的客户。“现在,客户只需网上下单,无论身在哪个城市,都能在24小时内收到新鲜的深州蜜桃。”去年,张登高的桃园80%以上的蜜桃通过网络销售发往全国。
登上“电商平台”,搭上“物流快车”,果农一改过往“坐在地头等买主”的销售方式,纷纷在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建立销售渠道,深州蜜桃迈开了新鲜、香甜走四方的步子。深州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季向前介绍说,通过电商拉动,蜜桃的销售价格和网络销售额连续3年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2019年深州蜜桃网络销售额达5000万元以上。
蜜桃红了,村民富了。如今,穆村乡各个村庄内,街道硬化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花木葱茏,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更是借助蜜桃产业吃上了“旅游饭”。穆村乡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全国AA级旅游景区——深州蜜桃观光园的核心区域,每年吸引20多万游客前来看桃花、品蜜桃。
提品质塑品牌、举办蜜桃节和桃王评选大会、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发展生态观光游……一系列举措让蜜桃产业发展“如虎添翼”,深州蜜桃的金字招牌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亮。在第十八届中国农产品交易会上,深州蜜桃被评为桃类“果王”(全省唯一),并被命名为“河北省旅游首批必购商品”“河北省十大农业区域品牌”。
目前,深州蜜桃现代科技示范区入驻企业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7家,家庭农场6家,农家乐19家,招商引资1.6亿元,直接解决农民就业4700人,人均收入2.8万元,比园区外就业农民年人均收入高34%以上。今年,园区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三批),成为我市唯一入选园区。
“下一步我们还将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持续抓好深州蜜桃特优区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集旅游观光、科普宣传、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老百姓的日子也如蜜桃般一样香甜。”对于未来的规划发展,穆村乡党委书记李长林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