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县漫河镇东临阵村地处阜城、武邑、景县交界,2016年前,东临阵村没有一条完整的主街道和出村道路,路面千疮百孔,到处残垣断壁,满眼柴草枯树,没有洁净安全饮水,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传统种植业小麦、玉米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人均纯收入不足2500元,共有贫困户77户、207人,贫困率高达59%。
2016年初,市直工委选派李景旺带队到东临阵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队到岗后,便一头扎进了村里。李景旺带队走访了全村121户村民,赶上农户下地,他就直接跟到地里,一边帮忙干活,一边拉家常、问情况。通过召开党员座谈会、老干部座谈会、群众代表座谈会、贫困户座谈会,了解群众致贫原因和群众期盼。
李景旺带领工作队同村“两委班子”一起研究制定了东临阵村脱贫攻坚三年规划。规划分“三步走”:第一步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步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攥起共同致富的“拳头”;第三步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同时协助村支部完善各项村集体管理制度,提高村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水平,促进村庄和谐、健康发展。
工作队把解决饮用水问题作为头件大事。搞勘测设计,跑项目资金,仅用3天时间,清理出了全村5条街道双侧施工现场。仅一周时间,铺设管网3000多米,让老百姓吃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原来村里有300亩地因浇不上水而减产,经过多方跑办,新打320米机井1眼,修坏机井1眼,配套机井5眼,新上50型变压器3台,新拉线路650米,全村820多亩耕地全部成水浇地。
要想富先修路。工作队先后共硬化田间道路4500多米、硬化街道1340米、出村公路1600米,实现了从农户家门口到田间地头全部石板路。路通了,道平了,为村民生产生活解决了实际困难,为群众铺设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李景旺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针对当地沙质土地特点和西瓜种植传统,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设施瓜菜300多亩,同时发展苹果、高粱等特色产业。帮助村成立了“阜城县兴临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解决群众物资采购、西瓜种植、销售等环节的各种问题。走出去请进来,组织致富带头人、意愿群众和班子成员参观学习养鹅、养羊,参加种菜等种植业讲座,并赴浙江大学学习,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和技术支持。目前村里的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的产业确保长期稳定脱贫,有效解决了后三年和三年后的问题。
2016年驻村后,“两委”干部开会不是在支书家,就是在村主任家,没有阵地就像散兵游勇一样没有精神。为此,李景旺争取多方支持,新建了60平米的党员活动室,配齐了桌椅橱柜、音响器材等基本的办公设施,配备了2300多册图书。
为活跃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陆续修建了总面积1000多平米的文化体育休闲广场2个,安装了健身及体育器材,配备了锣鼓、音响等文化娱乐器材。新建街道排水设施5200平米,更换太阳能路灯15盏,建文化墙200多米,实现了净化、亮化、美化。设立村为民综合服务站,完善了群众事项代办制度,让为民服务更加制度化、经常化。截至目前,为民办事100多件,为3名智障人员解决寄养问题。
扶贫先扶志,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在村设立了“光荣榜”,以“比一比,看一看,谁好人,谁模范”为主题,先后张榜八期,2019年4月召开了“光荣榜”表彰大会,授奖群众68人,弘扬了正气,提升了全村精气神。2019年3月原低保户尚全新、尚国民主动提出不再享受低保待遇,让更需要的人来享受党的温暖。到了2019年9月份,村里进行低保户申报,一个多月没人申报。原来一哄而上“抢贫困帽子和低保帽子”的情况一去不复返。
李景旺和工作队的艰苦付出,换来的是全村百姓的幸福笑容。东临阵村于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考核验收,正式脱贫出列。到2019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000元,村内村外的水泥路宽阔干净,家家户户庭院内明亮整洁,群众都吃的自来水,全村没有一个辍学的孩子,没有一个无人赡养的老人。2017年,工作队被评为全省“驻村优秀工作队”;2018年,李景旺被评为全市“优秀第一书记”、全省“优秀第一书记”。
2019年11月,当村里老百姓听说李景旺还有两个月就要退休了,不约而同赶到工作队驻地找老李问个明白。面对胜似亲人的群众,老李流下了眼泪。群众舍不得他,他也放不下朝夕相处的村民。全体村民向上级请求:肯求让李景旺继续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带领百姓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乡村振兴。一封带有200多个鲜红手印的信,是大家对老李的期盼。
最终群众的请求得到了批准,李景旺继续担任村第一书记。用老李的话说就是退休不退队。关于以后的工作,老李已有思路:村民服务中心再扩建2间;在清凉江上修一个扬水站,彻底解决地下水灌溉问题;发展富民产业,让群众的生活更幸福……
通讯员 苗凤强 杨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