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现在从事的活动概括起来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目的是使人类在“身体更健康、更完美、更强大,精神更愉悦、更满足,对未来的掌控更有把握”的前提下更好地生活。


因此说,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东西是不会丢掉的,它终将在起起伏伏的延续中得到厘清和遵从。生态环保的农业种植、养生无公害的生产果实、游览观光的庄园农舍,势必要引领着现代化条件的新型农民,在回归挖掘传统农业的前提下,救赎指导和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农业谚语。这是文化,也是时代变革中,寻求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民族的需求,也是民族的根脉。


如果传统农村农业得复原,那么以二十四节气为指引的农业生产,又会大兴其时,与其相关的农业谚语也会得到复苏,诸如“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农家肥)当家。”“人勤春早”等,一定会重新归入人们的心理活动圈。



二十四节气中的农业谚语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财富,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很好的实用性。同时它也是涵养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源,是连接民俗文化的纽带。我们合理地保护、鉴别地使用,相信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起到积极向上的推进作用。使其永远服务时代,不失光华。



2015年衡水民俗文化协会,举办了“十佳衡水民俗文化特色产业”和“衡水民俗文化十杰”评比,在十佳特色产业中,有三家是从事现代化农业种植的,他们虽然从事的是现代农业,但他们都把传统的农业习俗当成了企业文化的亮点,并以此诱发游客对农业生产的兴趣。有些企业,把二十四节气以图表的形式做成展牌,把农业谚语配上插图,把过去按农时采摘的果蔬与现在控制结果、择时上市的果蔬做出比较,颇受观光者欣赏。而“衡水民俗文化七杰”更是利用展馆实物,向游客们推出了他们对传统农业的眷恋和保护。衡水民俗文化博物馆、衡水田园棉文化园、衡水刘辉农业园等,都以鲜明的农业谚语文化元素,展示着自己的馆藏和民俗文化取向。其中衡水民俗博物馆馆长周长征,把大量的生产农具、农事器具、农家作坊实物,传统年画,展示给广大游人,给人一种强烈的年代落差感。这些行将消失的农业、农谚文化元素,虽然还维系着当代人群的传统记忆,但不难发现,迅速完成的新时代农业格局,必然要动摇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结构。留住乡愁,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



好在农村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特别是在我国高度重视农村农业的大好形势下,人民大众心中的农业情愫与日俱增。最为直观和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是民俗画。再就是农业谚语已成为文艺创作的节点,许多文艺工作者,以农村旧事为题材,以农耕传承为切入点,写事抒情,把根植在内心深处的农业农谚情结,幻化成悠悠乡愁,升华成今人追求文化自信的新鲜符号。《衡水晚报》从2017年秋季开设了“记住乡愁”专栏,集中编发有着衡水地域显著色彩的民间民俗稿件,目前已刊出近百期。开辟这样的专栏,很好地满足了当下民众的怀旧心理,把过往的、即将消失的文化符号与时代正在兴起的文化潮汛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文化主流,从而引领当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复古中带有批判,升华中蕴涵传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行走。



在历代文学作品中,以二十四节气作为标题和创作主题的文艺作品,数不胜数,直到今天,这类的文学、文艺作品仍是层出不穷。最近我读了在“诗词中国”连续三年夺冠的衡水诗人徐淙泉的诗集《新韵绝句》和《绝句三百首》。诗中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作近百首。足见节气对诗人灵感气场的巨大影响和诗人内心深处对节气的依恋。其中《清明两首》这样写道:“料峭春风雨更寒,家家祭祖泪潸然。老榆亦解思亲泪,每到清明尽寄钱。”“畏睹芳菲忆旧时,春生寒重杏花迟。有情窗外滴滴雨,无奈襟前片片湿。”如此凝重的节气抒怀,点燃了诗人的亲情乡谊,寄托了诗人与生俱来的唯美好善。除此之外,诗人徐淙泉有关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诗还很多,透过他的篇章诗句,我们不难发现,二十四节气与文学创作有着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联系,这必将世世代代的传延下去。道理很简单,文艺创作是触景生情的感性结果,而节气是永远避让不开的场景。



作者:吕乃华  编辑:贾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