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武强县嘉华乐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50岁的喷漆工黄国权正忙着打磨乐器,他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到该公司工作。“我来厂里三年多了,每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收入一直很稳定。”黄国权说,今年开工比较晚,但活还可以,没感觉跟往年有啥区别。



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有活干、有钱挣,是实现脱贫的治本之策。今年以来,武强县全力克服疫情影响,抓紧抓实就业扶贫工作,让贫困劳动力端稳就业“饭碗”。


武强嘉华乐器有限公司是集西洋乐器设计研发、国际分销及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综合乐器制造商,是全县首批复工复产企业。“公司安置有贫困劳动力10人,每人每月至少增收2000元以上,目前企业已全面复产,贫困户收入有保障。”公司负责人于秉勋说,政府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及时、有力支持,解决了职工健康证明、通行证明等一批棘手问题,保障了员工按时到岗复工。


疫情发生以来,武强县出台抗疫情保增收防返贫十项措施,通过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促进就业补贴等政策支持等措施,帮助扶贫企业、扶贫车间等复工复产。同时,他们统计县内企业用工情况,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借助“2020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系列活动”,搭建供需服务平台,助力脱贫攻坚。当前,该县扶贫车间、扶贫龙头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共吸纳1106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有人在企业端稳了“饭碗”,而有人则走上了公益岗位。



“要不是政府给我安排了公益岗位,真不知道今后日子怎么过。”5月6日,刚刚拿到公益岗位补贴的500元钱后,武强县南里谦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艳春止不住感叹。由于女儿患病,欠下外债,单靠种地李艳春难以摆脱困境,而每月500余元的公益岗位补贴为他摆脱贫困增添了动力。


像李艳春这样,今年以来,武强县通过设置公益专岗,就安置贫困劳动力1525人,增收效果取得显著成效。


除原有公益性岗位外,疫情期间,武强县还开发环卫保洁、防疫消杀、排查巡查、卡点值守等临时岗位,利用扶贫资金对贫困劳动力给予就业补贴和临时公益岗位补贴,引导贫困群众“动起来”“干起来”,主动就业、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县共981名贫困劳动力从事临时公益岗位,享受补贴150.7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