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


著名比较文学家和翻译理论家、译介学创始人、中国翻译学重要奠基人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谢天振因病医治无效,2020年4月22日9时55分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享年76岁。


谢天振出生于1944年3月,浙江萧山人,1966年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1982年获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硕士学位,此后留校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他是国内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翻译文学归属问题的学者,提出“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组成部分”的观点,也是中国最早论述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学者。其主要学术专著《译介学》自1999年问世以来多次重版,其他主要著作还包括《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等。



谢天振认为,当代译论呼唤“译者登场”,突出译者作为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协调者的身份,强调翻译的使命是要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不能把“是否尽可能百分之百地忠实地传递了原文的信息”作为评判翻译优劣的唯一标准。同时,要制止、遏止及尽可能地杜绝“胡译”“乱译”现象,除了依靠译者自律,更重要的还需加强翻译批评,建立相关翻译法律法规,使“胡译”“乱译”没有市场。

去年,谢天振出版了新著《译介学概论》。在书中,他提出,当下从事文化外译,往往片面理解了建立在“译入”经验基础上的翻译理念,看不到“译入”与“译出”的差异,认识不到译介学的基本规律,导致文化外译的实际效果至今还不理想。翻译的“初心”应该是实现跨语言、跨文化切实有效的交际,站到广阔的跨文化交流平台上,通过专业劳动使跨文化理解更上一层楼。


编辑:李耀荣

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中国翻译学奠基人之一、上外教授谢天振病逝,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