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肆虐神州大地,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呼吸内科的护士,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 到抗击新冠肺炎烽火线上冲锋陷阵的愿望异常强烈,于是我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请求支援武汉,去疫情一线战斗,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2月5日中午,看到医院关于选拔护理人员支援武汉的通知,我想都没想赶紧报名,也顾不得和家人商量,当时就想:“我必须要去,要不然肯定后悔一辈子。”在焦急的等待中,护理部电话通知我入选支援湖北医疗队,下午3点在医院集合。时间紧急,我先告诉了爱人,他一下愣住了,看了我一会儿说:“早知道你想去,没想到这么突然,家里有我,放心!一定要平安回来。”说完就开始急忙帮我收拾行李。有了他的支持,我又把消息告诉了公婆和父母,他们也是非常不舍,对我也是百般叮嘱。本想趁着女儿睡午觉悄悄地走,但还是把她吵醒了,知道我要去武汉,孩子哭得稀里哗啦的,我怕自己忍不住,一扭头上了护士长的车,一起到医院集合。
一夜无眠,心情激动、兴奋、紧张,一路上大家彼此互相鼓励、打气。六日凌晨四点半,列车缓缓停在了武汉——这座让全国人民为之牵挂的城市。我们入驻新大地酒店,单人单间,洁污分区。短暂休整后,领取物资,岗前培训,认真学习新冠病毒相关知识、了解防护要点、咽拭子标本采集等,教学老师实操演示穿脱隔离衣、防护服流程,要求异常严苛,人人必须过关达标。为节省宝贵的防护用品,入舱前三、四个小时我们不再吃东西、喝水,进舱后,连厕所都不能去。
培训中(杨双梅 左)
2月8日,第一次穿上层层的防护服,带上朦朦的护目镜,穿过一道道门槛和走廊,紧张感笼罩着全身心,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而沉重,面对新冠肺炎患者,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但不确定感在收治患者的一刹那消失了,我们立即变身成为无所畏惧的战士。换岗交完班,脱掉层层的防护服,我感觉仿佛重生了,觉得可以看到世界真正的模样是多么美好,摘下手套,口罩时发现手都泡白了,脸上多了一道道勒痕,那是最美的印记。
武昌方舱医院是由洪山体育馆改建而成,是武汉第一个方舱医院,收治的大多是轻症患者。我们负责A区,刚一开舱,首批入住230多名患者,工作压力非常大。刚入院时患者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有的甚至多名家人感染而被隔离不同医院。在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的同时,我们特别注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戴好“心理口罩”,主动了解病人的感受及家庭状况,鼓励安慰患者,缓解大家的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今天感觉怎么样?”“如果有需要随时呼叫我”……这些简单而朴实的话语让患者感到“病毒无情人有情”,虽然我们穿着防护服,但可以通过眼神,肢体和语言让患者感到我们的关心,让他们明白,我们会一直坚守和陪伴在他们身旁。
在武汉,无论是在方舱医院还是在驻地酒店,亦或是公交班车上,到处都充满了感动。队员们虽然来自不同地方,但因为“战胜疫情”这个目标让我们相聚方舱医院,所以我们都以“战友”相称。穿脱防护服时,我们两人一组,充当对方的眼睛,严格监督、相互把关,为我们的自身安全筑起一道信任、友情的安全保障。工作中,大家总是抢着干,完成自己工作后,都会主动帮助队友为患者测体温、指氧、血压、血糖,收治患者,出院指导……患者中的党员也自发组织起来开展,喊出“我是党员,我带头”的感人口号,帮助我们进行患者管理,心理疏导,分发一日三餐,收集每个病床的生活垃圾,成为病房中一支“特殊的力量”。在方舱医院,工作之余我们教患者一起跳广场舞、练八段锦。这些简单的舞蹈和康复训练,在调节病人紧张恐慌的情绪上意外起到了极好的作用。手牵手,一起舞动更是跳出了医患携手抗击疫情的乐观心态,病房内原本沉闷、压抑的氛围被欢声笑语打破,紧张、忧虑的情绪被坚强和信心所替代。通过这些活动大家放松了紧张的情绪,真正融入了这段集体生活,彼此成为了最坚实的战友。而且除了广场舞、太极拳、八段锦、呼吸操等多种适合病患的体育活动以外,考虑到个体差异,医院投入了一个图书角,提供大量图书,供患者阅览,每个区域还安排有一台电视,为病人安排不同的娱乐放松活动。
杨双梅在工作中(右)
通过我们十四个团队的共同努力,武昌方舱医院从最开始工作场地凌乱到环境整齐划分。我们把 6s 管理模式带进了方舱,明确各种标识,舱区内严格划分患者区域和办公区域,物品分类放置、分区放置,标识醒目,物品固定基数。各班次严格交接,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同时我们还采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开展宣教,增加了患者学习途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医患关系也是极其和谐,相处的像朋友和家人,因为我们共同的目标都是战胜疾病,早日康复出院。
杨双梅(右)
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了,武汉所有的方舱医院也在祝福声中“关门大吉”。我们带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参加了休舱仪式。零投诉、零纠纷、医护人员零感染、病人零死亡、出院病人零回头……我们圆满完成了武昌方舱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那一刻,我们内心激动,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现场到处都是舞动的五星红旗,大家齐唱《我和我的祖国》,“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的口号震耳欲聋、响彻九霄。
在这场战斗中,党员冲锋在前、无论生死、不计报酬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让我更加懂得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更加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我连夜向党组织写了入党申请书,决心以他们为榜样,发挥专业技能,拼搏奉献,为战胜疫情而甘于奉献一切,通过自己的实干和努力,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我在前方战斗,后方的各级领导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保障。衡水、深州市领导以及院领导纷纷到我家中慰问,关心我的家人,帮助解决各种困难。院领导还加入我们的微信小群,实时了解我们在武汉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还经常询问我们家里有什么困难,医院一定会做我们坚强的后盾;平常非常严厉的护理部邢主任这会儿反而变得“婆婆妈妈”,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反复叮嘱,专门要了我们的排班表,就为了不打扰我们工作和休息,实时了解我们的情况。非常感谢各级领导对我和家人的关心和慰问,为我们提供了事无巨细的后勤保障和暖心关怀,给予了我们最宽厚的“后背”和最有力臂膀,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充满了力量和斗志,全力以赴抗击疫情。
2月14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收到了宝贝女儿的来信,告诉我她每天都关注武汉疫情的最新情况,向我倾诉了她对我的思念和担心,还说要向我学习,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并希望我早点平安回家。看着女儿写的信,一行行整齐的字迹,一句句贴心的话语,眼泪不觉地流了下来。不禁感慨,我家然然长大了、懂事了,内心如此强大,如此有理想,很是欣慰。我支援武汉,家人虽有万般不舍,但还是给予了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父母、爱人、女儿,他们都在后方默默付出,让我在前方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我知道他们时刻都在牵挂我,为我担心害怕和默默祈祷,平安回家是他们唯一最大心愿,可他们把这一切埋藏在了心里,“家里挺好的,在武汉要好好工作,保护好自己”是家人说的最多的。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家人,永远是最温暖的依靠。这次来到武汉战疫情,让我更加懂得了亲情和家人意义,平淡生活中的亲情其实是最美好的拥有。
武大的樱花开了,春天的脚步来了,但是武汉市民依然默默为抗击疫情做着贡献。封一座城,为的是全国的安危。在武汉,我亲眼见证了武汉这座城市和武汉人民的巨大担当和英勇付出。武汉最美的不是樱花,而是武汉人民感恩的心。武汉市民在人行道上对驰援武汉医疗车的深深一躬、抬眼可见的感谢标语、酒店细致周到的生活照顾……他们总说“谢谢您们为武汉拼命”。我们想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为全国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向他们致敬!
随着武汉疫情形势的不断好转,各地驰援武汉医疗队从3月17日开始陆续返回。3月18 日,我们也踏上回家的路。在新大地酒店门前,河北省支援湖北第三批、第四批医疗队队员与酒店工作人员及驻地保障人员含泪相拥、合影留念、深情告别。我们即将离开武汉,离开我们奋战了40多天的地方,有汗水、泪水、欢笑、感动,一边想到武汉疫情好转,能回到家中激动兴奋;但又舍不得离开我们为之战斗的武汉,我们和武汉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武汉人民不约而同走上街道,排成长长的队伍来为我们送别,坐在大巴车上,眼泪止不住流下来。到天河机场的路上,武汉骑警为我们开道,“感谢河北 中国加油”“向白衣天使致敬”等标语不断映入眼帘,到处都彰显了武汉人民对全国支援医疗队的感激之情。
3月18日上午十点半,飞机顺利降落在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家乡亲人为我们专门举行了“过水门”仪式,用最温情的礼仪为我们接风洗尘。我们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河北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后平安回归。衡水交警七辆警摩开路护航,从大麻森高速口一路护送我们到泰华博悦大酒店,沿途各路口都有执勤交警并向我们敬礼,让我们感动不已。3月19日,衡水市人民医院为我们进行了体检,酒店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科学安排各项生活事宜,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温馨!
支援武汉的经历,终生难忘。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们为之流泪流汗的城市。在这里,我看到了武汉人民的热情、乐观和坚强。离开武汉,有太多的不舍,武汉朋友们的真诚、淳朴、热情和勇敢时时打动着我。全国驰援武汉一座城,而武汉也温暖了全国人民,感谢英雄的武汉,感谢英雄的武汉人民。经过此次的洗礼,我更加热爱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和人民,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随时准备奉献自己的一切。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传承践行南丁格尔精神,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护理好每一位患者,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讲述人:杨双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