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顶在最前面,才能护得住身后的群众!”                    ——刘国新

 

“铃······”1月22日中午,热气腾腾的饭菜刚端上桌,景县梁集镇卫生院院长刘国新的电话响了起来。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命令,刘国新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马上到位!”


作为一名基层卫生院的院长,刘国新已经本能地做好了随时返岗、冲锋在前的准备。放下电话,他顾不上吃午饭,即刻返回医院。从人员排查到场所防控、从物资储备到安全保障,等全院的防控工作初步安排完,已是夜晚,到此时,他只吃了一顿早饭。


面对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刘国新带领全院取消休假,坚守岗位。组织全院人员及乡医学习如何防控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积极向群众宣传各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在医院设立预检分诊台,对所有进入医院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对经预检分诊检出的发热病人,由专人引导护送至发热门诊就诊。



除这些工作之外,刘国新还每天主动带着医护人员做好医院内的消毒,经常到预检分诊台要求当班同事做好发病人的登记統计,并把自己编入发热门诊值守班次,亲自值守发热门诊,同时配合政府一起下乡做好返乡人员的医学观察,组织相关人员每天认真做好各类数报上报。


面对医疗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刘国新心急如焚,他说:“抗疫狙击战已经很危险了,我不能让我的战士们后勤没保障。”为了解决防护物资问题,他发动身边的一切力量,联系到一批口罩,并嘱咐先派发给一线医务人员。尽管杯水车薪,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从防控工作开始到现在,刘国新没有休息过一天,春节也留在医院里二十四小时值班。医生们见他一天忙到晚,总是劝他多休息。他不言辛苦,每次都说:“我知道了,我会保证一天睡6个小时以上的。”



2月1日起,梁集镇卫生院接手庙镇李门楼疫情防控监测点的体温检测工作。该监测点位于是山东省和河北省交界的省级交通干线上,人流量、车流量较大,且来源分散,疫情防控任务重、压力大。刘国新组织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对到达监测点的车辆和人员进行预检,逐一登记备案,对走亲访友人员,耐心细致的做好劝返和疏导工作。他说:这是主要交通干线,从这过去可以直奔景县,转弯上高速可以到衡水,更别说路边这么多村镇,守好这就是守好一方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月1日起,庙镇李门楼疫情防控监测点共排查21913人、进京人员251人,没有发现外来病原输入。


没有人比医护人员懂得在这场“战斗”中所面临的危险。然而在最危急时刻,刘国新都会冲锋在前。“医护人员也会害怕,但更多的是责任感和使命感。”刘国新说,我们不能退缩,要顶在最前面,才能护得住身后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