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农村纳污坑塘实现“动态”清零

2019年初,衡水市政府将“全市范围内消除农村纳污坑塘”确定为本年度的二十项民生实事之一,扎实推进,多措并举,统筹兼顾,确保了“动态”清零。截至目前,全市1534个需要清理垃圾的坑塘、178个需要治理水体的坑塘已全部完成治理,坑塘水质达到了要求标准,改变了坑塘周边脏、乱、差的现象。

自坑塘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市制定了《衡水市纳污坑塘再排查再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坑塘治理的基本任务目标,将各县市区摸排出的7978个坑塘,全部设立坑塘明细表,一坑一策进行科学施治,建成并落实“坑长制”,将坑塘分包到“坑塘长”名下,及时督促和整改,确保每一个坑塘达到治理标准。

据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纪文水介绍,该市在农村纳污坑塘整治工作的实践中探索总结出四种模式。一是项目拉动模式,利用坑塘土地性质优势,抓好项目的谋划和包装,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推动坑塘治理。二是市场经营模式,通过与企业签订合同,由企业垫资进行坑塘治理,垫资企业享有土地优先开发权,在零投入的情况下,推动坑塘治理。三是出租转让模式,将坑塘组织统一清理后,将其承包到户,既盘活了集体经济,又节省了清理费用。四是镇村共建模式,村“两委”组织党员群众出义务工或半义务工进行集中整治。

该市还对部分坑塘进行了改造提升,打造了157个景观、景点,建成89个鱼塘,有近百个正在改造提升中,原来脏乱差的废旧坑塘成为了清澈洁净、充满灵气的水岸景观,为美丽乡村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