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年人愿意来、留得住、生活好


未来之城与万千青年双向奔赴


11月11日,雄安新区雄才大厦“雄才会客厅”内,年轻人聚在一起分享工作感受。河北日报记者刘光昱摄



清晨的阳光洒落,雄安新区启动区文华社区的智慧食堂里,年轻的上班族正享用热气腾腾的早餐;午后的雄安图书馆,处处有年轻人在查阅、学习;傍晚的容西职工文体活动中心,背着羽毛球拍的年轻人结伴而来,在球场上挥洒汗水、释放活力……


8年多来,雄安新区持续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从敞开大门广纳青年人才,到出台政策扶持就业创业,再到创新机制保障舒心生活,不断释放“强磁场”效应,吸引一批批青年才俊奔赴而来。


这座城市,已然成为青年人创新创业的热土;这座城市,也因青年人的持续涌入而愈发朝气蓬勃。


敞开大门


让青年人愿意来


今年国庆节前夕,北京科技大学研三学生牛健来到雄安新区研学。初到这片土地,他就被“暖”到了:“青年人才驿站免费入住,让我感觉很温暖,感受到雄安对青年人的友好。”


青年人才驿站,是雄安送给青年学子的一份“见面礼”。驿站主要面向本科及以上在校生及毕业2年内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为他们来雄安参加求职应聘考试、研学游学等提供免费住宿。目前,雄安的青年人才驿站数量已达15家。


一座城市对青年人是否友好,首先要看其是否向他们敞开怀抱。雄安不仅设立青年人才驿站,为初来乍到的青年人提供温馨的落脚点,更通过常态化举办各类活动,搭建青年人来雄安的桥梁。


“首都高校雄安行”活动,是雄安向青年人敞开大门的一个重要平台。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年,成为一张闪亮的“青春请柬”。


“大家请看,这里是启动区核心位置,未来将是央企总部、科研机构和高水平大学的聚集地。”10月31日,2025年“首都高校雄安行”首场集中交流活动拉开帷幕,来自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近20所首都高校的师生踏上雄安大地,参观走访启动区等地。座谈会上,新区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现场解读人才政策、产业政策,与师生畅谈未来。


“亲眼看到雄安取得的巨大建设发展成果,非常震撼。回去后,我会把雄安的人才政策、就业政策等给学生们讲透,也将组织更多学生来雄安参观学习。”中国戏曲学院学生处副处长阿里木江·吐尔逊说。


作为雄安引才的一项重要活动,“科技·人才·创新周”已连续举办三届。今年5月18日至25日举行的第三届“科技·人才·创新周”,通过1场启动活动、15场专题活动的“1+15”活动矩阵,吸引了青年科学家、青年企业家等3800余人,促成170多个人才项目达成落地意向。


一系列活动展示了雄安“开门迎才”的满满诚意,让青年人了解雄安、爱上雄安,最终选择扎根于此。


11月11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街头,一群年轻人搭伴儿前往雄才大厦咨询人才政策。河北日报记者刘光昱摄



创新机制


让青年人留得住


不仅让青年人愿意来,还要让他们留得住。


2023年11月,雄安新区重磅出台“雄才十六条”,其中规定,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来雄安工作的,入职后5年内每月按博士生3000元、硕士生2000元、本科生1000元发放生活补贴;对高端高新产业领域技术研发等特殊岗位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给予“特岗特薪”待遇,经认定后每年按年薪的50%至100%给予奖励……


真金白银的补贴,让广大青年人在未来之城“放下行囊、成就梦想”。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先进光源研发总监柳兴荣获2025年度河北省青年五四奖章。此时,他来到雄安工作尚不足一年。


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博士毕业并完成博士后研究,柳兴一直专注于高功率光学增益腔研究工作。去年9月,他作为“特岗特薪”人才被引进雄安,开启了在未来之城的逐梦之旅。


“‘雄才十六条’大力度的补贴,让我感受到雄安对青年人的高度重视。在这里,我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柳兴说。


住房是青年人关注的焦点。雄安创新住房制度,坚持“租购并举”,在新建片区市场化项目住房中配置不低于30%的“只租不售”型住房,同时推出“租购同权”政策,租房者在子女入学、居住证办理、积分落户等方面的权益能得到有效保障。青年人来到雄安,不用担心“住房贵、住房难”,可以轻松实现“长租即长住、长住即安家”。


“我租的是两室一厅的房子,每个月房租仅1000多元。”今年8月入职某疏解企业的应届毕业生江曼告诉记者,价格实惠且租赁关系稳定的房子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


医疗方面,北京援建的雄安宣武医院已经开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正加快建设,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雄安院区)已经开工,越来越丰富的医疗资源,让青年人不必担心“看病难”;在教育上,新区按照“5分钟到幼儿园、10分钟到小学、15分钟到中学”的标准,科学布局新建片区学校,青年人不用担心子女“上学难”,接送孩子上下学很方便……


从真金白银的补贴,到价格实惠且租赁关系稳定的房子,再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教育资源,雄安以机制创新的“阳光”和高水平公共服务的“雨露”,滋养着每一颗“青春种子”,呵护其在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近日,年轻人在雄安新区容东综合体育中心打羽毛球,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河北日报记者刘光昱摄



构建场景


让青年人生活好


11月6日20时,容西片区贤溪社区一间活动室,灯光通明。29岁的程序员何强跟十几个同学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练习楷书。墨香氤氲,宣纸上的字迹渐显工整,何强忙碌一天的紧张情绪放松了下来。


“我喜欢上青年夜校,在这里我不仅学会了书法,更找到了工作之外的精神栖息地。”何强说,社区的青年夜校开设茶道、音乐、烘焙、陶艺等多门课程,像他一样的青年人下班后纷纷来“充电”。


为了丰富青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雄安新区着力打造青年夜校。一堂堂精彩课程不仅传授技能,更将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青年聚在一起,让他们在汲取知识、培养兴趣的同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朋友圈”。


夜幕下的运动场,同样活跃着青春的身影。


11月10日18时30分,容东片区春明北社区的小型足球场上,青年人张东磊和朋友分成两队,展开一场足球赛,跑动、传球、射门……呐喊与欢呼声在球场回荡。


“球场离我上班和居住的地方都很近。下班后,我和朋友约着来踢球,出出汗、聊聊天,非常畅快。”张东磊说。


青年夜校和运动场上的欢声笑语,是青年人在未来之城幸福生活的缩影。雄安通过一系列举措打造丰富的青年友好场景,让青年人在这片热土上畅享美好生活。


位于启动区的文华社区是一个年轻社区,居民中的青年人高达75%。社区打造了“邻动力”合伙人品牌,联合居民、企业、商户、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形成自治合伙人、商企合伙人、法治合伙人、物业合伙人、专业合伙人、社群合伙人“六位一体”的合伙人矩阵,共同丰富青年人的社区生活。


依托该品牌,文华社区推出青年巴士驿站、文华书法社、健康义诊、星空电影节、安心文化节等一系列场景和项目,让广大青年安心生活。同时,社区还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培育普法主理人、桌游社主理人、环保项目主理人等,让青年人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在我们社区,青年群体完成了从社区陌生人到熟络参与者、从被动服务对象到治理伙伴的身份转变,青年人真正畅享便利幸福的生活。”文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雪说。


从人才驿站到“雄才十六条”,从托举梦想的成长舞台到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雄安新区用满满的诚意和创新的举措,让青年人“愿意来”,助力其“发展好”,保障其“生活好”。这座将青年友好理念融入基因的城市,与万千青年人双向奔赴,共同书写着未来之城与一代有为青年相互成就的精彩篇章。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