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景县紧紧围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通过抓牢“强统筹、抓重点、促长远”三个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有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优化了营商环境。截至10月底,全县涉企行政检查次数同比减少40.98%,罚没收入下降34.88%,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强统筹,压实责任链条。 景县高度重视规范涉企执法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批示要求。该县成立了高规格的工作小组,覆盖41个乡镇和部门,形成联动协同合力。通过制定《景县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为专项行动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和制度保障。目前,全县已明确40个具有行政罚没主体资格的部门,并梳理公布了县本级41个涉企行政检查主体、1011名执法人员及327项检查事项,为规范执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重点,纠治执法顽疾。景县创新构建“线上智慧监管+线下多维监督”机制:线上依托“扫码入企”平台,实现执法检查全程留痕、可追溯,自“扫码查”软件应用以来,已完成扫码入企226次,覆盖经营主体221家;线下选聘13名行政执法监督员,设立5个企业联系点,形成“扫码留痕+现场监督+企业反馈”的立体监督网络。同时,加强问题线索查处,建立举报线索受理、转办、反馈闭环机制。今年以来,受理并100%办结12345热线涉执法线索7条;通过多种渠道梳理整改案卷不规范等问题41个;根据线索暂扣行政执法证件3个。对2023年以来行政处罚案卷开展“回头看”专项评查,印发监督意见书23份并督促整改,推动行政裁量适当率从整治前的82%提升至96%。
促长远,健全长效机制。为巩固整治成效,景县着力构建规范执法的长效制度体系。县司法局制定《景县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协同联动定期会商制度》,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执法;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投诉举报线索分派处置工作规则》,提升线索处置效率;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明确《涉企行政检查工作规定》,列出规范清单和禁止性清单。此外,景县全面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组织937名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实现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全覆盖,持续增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广告
广告
广告